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新课程通史体例串讲提纲

高中历史新课程通史体例串讲提纲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409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中历史新课程通史体例串讲提纲,
【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选修2】P80孙中山五权分立学说
【选修4】孙中山及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 四川保路运动
2.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
【选修2】P83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3.中华民国建立
1)中华民国建立和《临时约法》
【选修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辛亥革命的历史童义
  【选修2】P85-8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选修2】P85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四、中华民国初年的政治经济文化
1.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选修2】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选修4】P61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必修2】P44短暂的春天
3.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3)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5)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  (1)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 五四运动过程和意义
(3) 【选修4】P97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 条件    (2) 中共一大   (3) 历史意义
二、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 国共合作实现的背景
(2) 国民党“一大”  【必修3】新三民主义    【选修4】P63促成国共合作
(3) 【选修4】P63历史纵横:黄埔军校建立
(4) 【选修4】孙中山北上和逝世、评价
(5) 【必修3】P8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思考【选修4】毛泽东研究农民问题
 2.北伐战争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割据
 (1 ) 南昌起义 
 (2) 八七会议    【选修4】毛泽东出席“八七”会议
(3) 土地革命
 (4)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必修3】P8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思考【选修4】P83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5) 【选修4】P105十年内战时期的邓小平
2.红军长征      【选修4】遵义会议和毛泽东《七律•长征》
3.国民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选修2】政治独裁统治
【必修2】P45曲折的发展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日本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四、抗日战争
1.全民族的抗战   【选修4】邓小平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
2.日寇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    (1) 【选修2】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两种命运的抉择 中共七大
    (2) 【必修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
4.抗战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五、人民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1)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选修2】P108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2.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 内战开始和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2) 【选修2】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3 )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选修2】P111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六、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服饰 饮食 建筑 社会风俗
2.交通与通讯(1) 交通  淞沪铁路、唐胥铁路【选修4】詹天佑 轮船招商局 冯如  京津航线 航线总长度近8万千米 (2}电讯  1877年第一条电报
3.大众传媒的变迁 (1) 报刊  (2) 电影  1905《定军山》1931年《歌女红牡丹》
第四单元  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一1956)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1)人民政协的召开和开国大典
 (2) 【选修4】邓小平 西南和西藏地区的解放
 (3 ) 国民经济的恢复
 2.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 工业化建设的成就【选修4】1953年毛泽东过渡时期总路线
(2) 三大改造的完成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1956一1966)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中国“八大”的正确决策
 (2)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选修4】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2.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2.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3.国民经济的劫难
4.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选修4】邓小平认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 十一届三中全会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 平反冤假错案
 (2) 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3.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
(1)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决策  
(2) 经济体制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经济特区的创办
(2) 沿海经济开地区的开辟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邓小平南方谈话
【选修4】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8.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理论发展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现代中国外交
1.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和外交三大政策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7个国家建交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中历史新课程通史体例串讲提纲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