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47 浏览次数:456次 栏目: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1)进学:进了县学。
(2)相公:古时对秀才的称呼
(3)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4)浑家:妻子
(5)体统:规矩
(6)行事:行业
(7)长亲:长辈
(8)平头百姓:普通百姓
(9)见教:指教
(10)腆着:挺着
(11)同案:同考取秀才叫做同案
(12)盘费:旅费
(13)啐:唾
(14)舍与:施舍给,赏给
(15)老爷:这里是对举人的称呼
(16)万贯家私:大量的家财
(17)火候: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
(18)摸门不着:摸不着门路,意思是不知从何说起
(19)央:恳求
(20)一地里:一路上
(21)道是:以为是
(22)草标:在集市上卖东西,把一根草插在出卖的物品上或拿在手里,作为标志,这草就叫做“草标”
(23)高邻:对邻居的尊称
(24)顽:同“玩”
(25)劈手: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
(26)拙病:倒霉的病
(27)二汉:佣工,伙计
(28)尖酸:说话尖刻
(29)局不过: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
(30)何消:哪用得着
(31)兀自:只管
(32)先年:先前
(33)些须:很少
(34)桑梓:家乡
(35)华居:对对方住宅的客气说法
(36)轩敞:宽敞
(37)细丝锭子:铸有细条纹的银块
(38)相与:结交
(39)该死行瘟的:该生瘟病死的
(40)现世宝:丢脸的家伙。
(41)带挈:提携。
(42)乡试年:科举制度的一种。
(43)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
(44)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称呼。
(45)抛:通常写作脬。
(46)馆:这里指教书的地方。
(47)把与:拿给。
【写作技巧】
首先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从正面点染人物性格。就拿范进喜极而疯的这一段来说,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贯穿全段,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接着写“拍着手大笑”,这里饱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是范进联系自己身世后一种辛酸的笑。疯跑到集市的路上,他“拍着笑着”,对范进来说,这是一种彻底的放松;在作者写来,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写晕厥的动作神态,“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虽是夸张的笔法,但深刻而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于人们心灵和身心的毒害。疯跑的动作,用了“飞跑”来形容,就将范进喜极而疯的狂劲写得入木三分。“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一身的水”,这一句更是写尽了范进的丑态,这种形神毕肖的描写像一幅漫画,精简了范进的行为和神态,但却很好地再现了范进的内心。一个“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犹如积蓄已久的火山,终于喷薄而出。“好了!我中了!” “好!我中了!”前后只有一字之差,而前者表现的是一种“忘我的放松”,是一种长期磨难之后的成功的愉悦感,后者则是这种愉悦的极度膨胀,乃至出现“忘我的骄傲”,或者说一种“自信”。
其次,作者适时地从侧面延展,将人物形象写实写活。侧面烘托又分两种,一种是穿插在范进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后半段集中的侧面描写依次写众人、老太太、娘子胡氏、众邻居的对话。作者把握了年龄和身份,写老太太是‘哭道’,而胡氏在众人面前则比较克制。话的内容也有不同,老太太只是悲叹命苦,而胡氏考虑的是怎样治病,作者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再次,用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形象或丰满,或更加突出。
最后,用讽刺不动声色。本文达成讽刺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借助夸张的表现手法。要说喜极而泣,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作者在此悄悄地绕开常情,运用夸张,将科举对人们的毒害这一事实放大,就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让读者更清楚科举是怎么回事。但夸张并不是失真,在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中举发疯”虽不是普遍的事,但却也是“会有的实情”。举例 文中运用夸张和对比刻画胡屠户和范进:
1)胡屠户每天杀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应该胆色过人,可是当众人叫他打醒中举后起急发疯的范进时,他竟然感到为难,并胆怯起来,怕会下地狱,后来在众人强推之下,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打了范进一记耳光之后,竟觉得那只手隐隐作痛,而且不能把手掌弯过来。这些描写,寓讽刺于夸张,可谓穷神尽相,把胡屠户迷信无知的性格表露无遗。
2)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作者运用对比的刻画,揭示胡屠户的市侩无耻,趋炎附势。
3)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的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的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的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候只有,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有怎能不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事,而挨巴掌却是耻辱,荣而后辱,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文中还是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
描写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时,作者运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将范进中举发疯的过程分为四层(即“昏厥”“飞跑”“跌倒”“疯走集上”)。
同时还在细节描写中零星散落侧面描写,在细节描写后运用集中的侧面烘托写法。
1段(背景)
写范进中了秀才,家人很高兴,丈人胡屠户也带了酒肉来祝贺,乘机教训他今后的言行须注意自己的身份。
,初三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文言文复习要点二tag: 古诗词 文言文 初三语文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初中教育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