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扬州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扬州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2-26 23:27:47   浏览次数:788  栏目:高一语文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quxue6.com 《扬州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诗】: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⑴淳熙丙辛日: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这一年为丙申年。

  ⑵维扬:扬州的别名。《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因此借维扬指扬州。

  ⑶霁:天气转晴。

  ⑷荠麦弥望:满眼都是野麦。

  ⑸戍角:军营中的号角。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此时已成边境,驻有军队。

  ⑹自度:自己创作。 ⑺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的号。

  ⑻《黍离》:《诗经·王风》中诗:彼沗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1]是东周大夫经西周镐京故宫,悼念周室衰微而作。

  ⑼淮左名都:淮南东路的名城 ⑽竹西:指竹西亭。

  ⑾初程:初次到扬州。 ⑿春风十里:指扬州昔日繁华的街道。

  【朗读节奏划分】: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翻译一】: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翻译二】: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它有着风光美丽的竹西园林。解下马鞍在这趟旅途的最初阶段稍微停留。放眼这个当年被小杜称为春风十里的扬州城,郊野远望到处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胡兵马进犯江南北撤以后,扬州城荒废了的池苑楼台、幸存的高低树木,至今还不愿说起旧日兵燹带来的灾难。黄昏时分,凄怆的号角声在空荡荡的城池上空响起,吹得人心头掠过阵阵寒意。

  当年,杜樊川有着卓越的鉴赏才能,料想今天他如果重来此地走一趟,他一定会大吃一惊。纵然他再写出豆蔻少女那么精美的文字,再描绘出青楼美梦的诗意境界,也难以表达出内心中对扬州城今非昔比状况的深深感慨。那景色优美的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桥下江中波纹依然荡漾,头顶无声冷月依然凄凉。可叹那桥边的红芍药花,可知道他每一年都在为谁开花!

  【简析】:

  全词紧紧围绕“犹厌言兵”四字展开,描绘了战乱后扬州的凄凉景象,并与往日繁华对比,寄托了作者的哀思,揭露了金兵的暴行,格调高绝,韵味深长。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作了这首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上阕:纪行写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得出。竹西,是个亭名,在扬州东蜀岗上禅智寺前,风光优美。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萧条了。“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词人在这里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当年垂柳夹道、春风弥漫的十里街道,楼阁参差、珠帘掩映,如今却只见荠菜和野草,城池荒芜、人烟稀少、房屋倾斜的凄凉情景。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的时候,悠然响起的清角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加了萧条的意绪。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1] [2]  下一页

,《扬州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扬州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tag: 扬州   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