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693次 栏目:高一物理
(2)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
a、画受力示意图, 只画被分析物体受到的实际力(内力不画它对外界物体的力不画, 等效力(含力分力)不画)
b、受到的实际力, 不能多画, 也不能漏画, (可绕行物体一周, 找出可能受到的力, 按力的性质顺序画出重力、弹力、摩擦力)
c、判断被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是平衡, 还是有加速度(不平衡)
d、作受力分析, 即通过矢量分解合成的方法把受到的多个力简化一个等效力(即), 若被分析物平衡则 = 0, 若有加速度则方向与a方向相同。
(3)建立物理情景, 弄清物理过程确定运动性质
(4)列方程, 已知量统一单位制(国际单位)
(5)代入数值求解
(6)对结果必要应加以说明或取舍。
2、超重和失重现象, 实质上是视重。因为物体在运动中重力不变, 我们知道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称出来。物体在静止或上下匀速直线运动中, = 0, 有F = mg(F为弹簧的示数)。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运动时, 仍以弹簧秤吊着物体, 此时弹簧的示数就有变化, 称为视点, 加速上升时F> mg, 加速下降F < mg,
分析如下: 加速上升, 以向上为正方向F-mg = ma
减速下降, 以向下为正方向F = mg + ma∴F > mg
mg-F = -ma∴F > mg∵F = mg + ma
∴加速上升等效于减速下降
同理分析, 减速上升以向上为正方向F-mg = -ma
加速下降以向下为正方向F = mg-maF < mg
mg - F = maF = mg-ma∵F < mg
∴加速下降等效于减速上升, 当向下加速a = g时,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有关连接体问题
高考说明中明确指出: 用牛顿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 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相同的情况。
所谓连接体是指: 在实际问题中常常碰到的几个物体连结在一起, 在外作用下的运动即连接体运动。其特点是: 连接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在将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这相互作用力称之为内力)而连接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也是相互关联的。应认识到这类问题综合应用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力的合成分解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 因此必须掌握解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 即整体法求加速度, 隔离法求相互作用力。所谓整体法即把连接体看成一个整体考虑, 受力分析时的外力是连接体以外的物体对整体连接体的作用力(连接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内力未能考虑在内)。这些力的合力产生整体加速度。所谓隔离法, 就是把连接体中的各个物体从连接体的整体中隔离出来, 单独考试它们各自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此时的相互作用力即是外力, 在受力分析不能忽略。
常见的连接体有:
①升降机及机内的物体运动
②汽车拉拖车
③吊车吊物上升
④光滑水平面两接触物体受力后运动情况
⑤两物体置在光滑的水平面受力后运动情况
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⑦如右图装置
第四章 曲线运动
知识要点:
将一个物体在一定的高度沿水平方向扔出去物体做的运动就叫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如:飞机水平飞行时投出去的zha弹,水平射出去的枪弹……等,均做平抛运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我们可以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分解成两个沿不同方向的较简单的运动;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的运动合成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从道理上讲掌握这种方法比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更重要,因为有了方法不但可以研究平抛运动还可以研究如上斜抛运动、下斜抛运动……
一、曲线运动
⒈曲线运动的速度特点:
质点沿曲线运动时,它在某点即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在这一点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上。因为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一般是不相同的,所以质点在沿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在不断改变的;又因为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可说任何一个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质点在运动中都具有加速度。
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因为质点沿曲线运动时一定具有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该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即质点一定受到合外力的作用。这就是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对这个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受到的合外力还应认识到这个力的方向一定与质点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质点将沿直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运动的合成分解:是在已学过的力的合成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由于位移、速度、加速度与力一样都是矢量。是分别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置变化运动的快慢及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由于一个运动可以看成是由分运动组成的,那么已知分运动的情况,就可知道合运动的情况。例如轮船渡河,如果知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河水流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应用平行四边法则,就可求出轮船合运动的速度v(大小方向)。这种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
相反,已知合运动的情况,应用平行为四边法则,也可以求出分运动和情况。例如飞机以一定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斜向上飞行一段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为30°,我们很容易求出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这种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合运动分运动是等时的,独立的这一点必须牢记。
以上两例说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时,常常把这个运动看作是两个或几个比较简单的运动组成的,这就使问题变得容易研究。在上例轮船在静水中是匀速行驶的,河水是匀速流动的,则轮船的两个分运动的速度矢量都是恒定的。轮船的合运动的速度矢量也是恒定的。所以合运动是匀速直线的。一般说来,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运动,并不一定都是直线的。在上述轮船渡河的例子中如果轮船在划行方向是加速的行驶,在河水流动方向是匀速行驶,那么轮船的合运动就不是直线运动而是曲线运动了。由此可知研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曲线运动作准备。掌握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合运动与分运动等时性原理也是解决曲线运动的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