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物理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

12-26 23:18:37   浏览次数:693  栏目:高一物理

标签:高一物理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quxue6.com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

  综上所述,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是密切相关的。宏观上看物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可由物体的体积及物体所处的态(固态、液态、气态)决定。

  ①分子间存在着由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

  ②分子间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可用右图来表示。当分子间的距离大到1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认为零,定义比位置势能为零。分子间距离从10逐渐小,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到时,分子间势能减小到最小。当分子间距离从继续减小时,斥力做负功,即要克服斥力做功,分子间势能增加。

  ③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物体的内能:

  定义:构成物体所有分子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显然,物体内能的多少与各分子动能的大小有关,与分子的势能大小有关,与分子的总量有关。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多少由物体的温度、物体的体积(及所处的态)和物体所包含的分子数决定,即由三个参量决定。

  比较两个物体所含内能多少时,目前我们只能讨论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在比较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内能时,一定要抓住两者三个参量中的相同因素。如:

  1kg的15℃的水与1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分子数相同,分子势能相同,前者分子平均动能小,所以后者的内能多。

  1kg的15℃的水与2kg的15℃的水相比,因为分子势能相同, 分子的平均动相同,而后者所含分子数多,所以后者的内能多。

  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相比,因为分子数相同,分子的平均动相同,前者分子势能比后者小,所以后者的内能多。

  以上比较中它们只有一个参量不同,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参量不同时,问题就要复杂的多了。如:

  1kg的15℃的水与2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两者分子势能相同,而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后者都大于前者,后者所含的内能多是可以确定的。

  1kg的0℃的冰与2kg的0℃的水相比,因为,两者分子动能相同,而分子的势能和分子数后者都大于前者,后者所含的内能多也是可以确定的。

  1kg的0℃的冰与1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两者分子数相同,而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后者都大于前者,所以,后者所含的内能多也是位移确定的。当然,若1kg的0℃的冰与2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物体所含的分子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后者都大于前者,也是好比较的。

  但是,在三个参量中有两个相对的不同,在我们不具有定量计算公式的情况下,则不好比较。如:

  2kg的0℃的冰与1kg的15℃的水相比,因为,前者分子势能和分子的平均动能都小于后者,而分子数后者却大于前者,具体两者的内能哪个偏大则无法确定。

  ⒋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⑴分子势能的大小跟其它势能一样也是相对的。若选分子间的距离无限大时分子势能为零,那么,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不但最小且是负的最大值。

  ⑵物体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动能和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无关。这两者一个是微观的能量一个是宏观的能量,自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你把一块冰举得再高,且让它具有较大的速度,它的机械能可能很大,但它的内能并没有变。

  ⑶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可能仅是物体分子动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仅是物体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当然可能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发生了变化。

  三、热和功:

  ⒈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⑴大家知道摩擦生热的道理,我们把两块冰放在一起互相摩擦对冰做功,过一会冰可以变成水,使原来两块冰的内能(分子势能)增加;给自行车的车胎充气时,人通过气筒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我们会发现气体的温度升高(使气筒变热),使原来的空气内能(主要是分子的动能)增加。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说明通过做功不但使物体分子的动能增加还会使物体分子势能增加。总之,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⑵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对外做功,其特点是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少),气体内能减少。你知道电冰箱能够制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吗?先通过压缩机把致冷剂压缩,在让被压缩的致冷剂在冰箱内的蒸发器中迅速蒸发膨胀对外做功,对外做功的同时致冷剂温度迅速下降。这两个例子说明,物体对外做功(或称外界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综上所述,通过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要能理解好这个结论,同学们还要多思考,多注意周围所见的能证明这个结论的实例。

  ⒉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⑴用烧热了的电烙铁与焊锡接触,过一段时间焊锡就会熔化。像这样把存在温差的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温度较高的物体过一段时间温度会下降,而温度较低的物体过一段时间温度会升高。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较高的物体把一部分内能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有时把这个过程叙述为温度较高的物体把一部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结果使两个物体的温差逐渐减小。这个吸热和放热的过程叫做热传递,能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必须存在温差。

  ⑵一个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放热内能减小。

  ⒊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应该指出的是,做功和热传递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大家知道“功是能量转换多少的量度。”那么,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一定存在着内能与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在物体间转移,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

  由上述分析可知: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问题上是完全等效的,并不能由物体内能变化的情况来判定是做功的结果还是热传递的表现。物体内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是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分析自然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之和等于物体内能的增量(ΔE)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ΔE=W+Q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做功和热传递的本质区别: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二者本质上有差别。做功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而热传递是把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物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