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三政治复习讲义,
A.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B.都有表决权、决定权及质询权
C.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D.都有提出议案、建议、批评的权利
18.20xx年4月14目,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工作部署,组织和协调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B.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D.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9.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下列对我国宗教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宗教信仰自由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20.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是因为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对于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集……这类人被称为“哈日(韩)族”。这警示我们
A.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B.热忱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
22.在20xx年9月,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金陵刻经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A.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B.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C.是一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标志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3.影片《阿凡达》用3D、数码特技、巨型银幕构筑的强烈视听冲击,创造了数十亿的票房收入,开创了全球电影业的新纪元。这主要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
2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下列有关教育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发展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A.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B.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6.基督教“上帝目击者”派曾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上帝示谕,20xx年3月21日是世界末日。有意思的是,这个预言现在仍挂在其网站上!这一预言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不可知论
27.云南干旱是地势及印度洋的季风所为,但也有人为因素。为了生存,在砍伐树林、开垦耕地的同时破坏了植被生态,使山上的树林荆棘无法生存,水土也就无法保住。这启示我们
A.只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B.客观条件妨碍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客观事物具有不确定性,人们难以掌握规律
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规律办事
28.“商品货币金钱观,价格要两面看,供求影响决定还靠价值量;影响消费者因素,前提基础收入……”借用陈奕迅《爱情转移》的旋律,改变歌词,边唱边复习,轻松高效。这表明
A.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D.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29.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0.发一条短信指令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锅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智慧家居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都会按要求开关;医生能遥控测量病人体温……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31.“安全第一”这幅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事物固有的属性
B.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D.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
32.下列古诗句中,与“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中蕴含的哲理不相一致的是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B.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高三政治复习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