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137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王安石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出现国库亏空,导致“积贫”局面的诸多原因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    B.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
C.给辽和西夏的“岁币”        D.“计相”掌管财政,措施不力
14.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       B.丈量土地     C.整顿吏治      D.奖励垦荒

15.阅读下列材料: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北宋统治有何影响?宋仁宗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后结果如何?
答案:反映了冗官现象。机构的臃肿,官员人数的增加,不仅造成了政府效率的低下,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宋仁宗时任用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史称“庆历新政”。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失败了。

16.北宋庆历新政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改革主要针对官僚制度?并简要分析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北宋封建统治。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由于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失败了。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内容(特点:通过理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富国之法
1、青苗法
目的: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作用: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局限性:出现了地方官员强迫百姓向政府借贷,由于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2、农田水利法(成效最大)
目的:通过“治水土”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
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免役法(募役法)[类似于唐朝时期的“庸”]
目的: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局限性:免役钱对贫困人家是沉重负担,许多人家为此家破人亡。
4、市易法
目的: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了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方田均税法
目的:限制大地主、大官僚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作用: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6、均输法
目的:保证皇室、贵族、中央政府消费物资的供应。
作用: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总之,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但也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同时也给不法官员从中牟利提供了方便。
(二)强兵之法
1、保甲法、连坐法
目的:治安、御外、节支(即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作用: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能力,也减少了军费开支。
2、保甲法
目的:改变宋朝步兵作战的不利地位,提高官府饲养战马的质量和数量,少占粮田
作用:节省了政府开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3、将兵法
目的:改变军队兵将分离、组织涣散、训练无素、战斗力低下的状况。
作用: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4、设军器监
目的: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混乱的状况
作用:武器生产产量增加了,质量改善了,战斗力提高了。
5、精简军队
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减少开支。
这些措施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西北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
(三)取士之法 [为变法服务]
目的:为了给变法制造舆论,推动变法的顺利发展,王安石在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同时,还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措施:1、改革科举制度
目的:选拔有用人才,解决冗官问题;
内容:
作用:使考试制度更加完善,提高了官员的实践能力。
2、整顿太学
目的:使学校成为变法的舆论工具;
内容:
作用:健全了学校的学科体系和管理机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3、唯才是举
目的:调整行政管理机构,为变法服务;
内容:
作用: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北宋皇帝是
A.宋太祖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高宗
2.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主要在于
A.开支过多  B.生产过少    C.官员太多    D.军队太弱
3.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整顿吏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减轻农民的负担
4.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A.理财       B.整顿军队      C.富国强兵    D.科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相关文章

tag: 王安石变法   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