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136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艾青
艾青(1910—1996),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一度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息,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等。诗集《归来的歌》和《雪的学校可结合本课内容放映一些我国教育成就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增强直观性。
第三目,迎接挑战。本目可归纳成两部分:迎接挑战的原因和如何迎战的具体做法。
1.原因: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将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带入21世纪。教材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西部地区教育三方面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做法。
(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的做法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教学建议:
1)对义务教育、教育改革、“211工程”等重要概念进行讲解。“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大学。
2)建议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的图片和资料回放的内容,加以分析理解。
3)最后提问:现代中国教育是如何发展的?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即回应了开始的“探究主要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又做出了全课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发展这一概念,建议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含义理解的程度,宏观叙述教育发展状况,然后进入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对本课教科书进行课前通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本课内容包括的三大内容:开基创业、探索发展、迎接挑战。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
关于“开基创业”一目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可以利用【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帮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教材内容。
关于“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一目的教学。这一目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以事先让学生搜罗充分的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比较表格和【历史纵横】【资料回放】,设计问题分组讨论、争辩、阐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1)文革期间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你有没有资料可以拿出来讲一讲(比如,看过的历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辈讲过的或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2)邓小平复出后是如何自告奋勇抓教育的?你如何理解“教育的春天”?中外历史上你还学过哪些历史事件的“春天”?(3)改革开放后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据此出台了哪些大政方针?在这些方针引导下在哪些领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取得如何成就?(4)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你能举出一些吗?这些成就为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积累了宝贵经验。你能否分析总结有哪些经验或启发?
关于“迎接挑战”一目的教学。提出问题:当前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如何发展教育加快建设这一严峻问题,党和政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国家教育领导人,你有何更合理的建议和计策?学生可以就以上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可以通过教材的图片、表格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
最后小结:可以用文字总结: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也可以用问题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利用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展现古今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成就,如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教材上的,从而阐述辉煌科技成就。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为什么离不开教育?从而使学生明确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对教育的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