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136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案例二  在介绍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时,投影下列材料,加深阅读、理解、巩固。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回答:
(1)据材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
〔答案(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案例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尤其是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丰功伟绩。用投影或计算机展示邓小平高屋建瓴的英明决策方针。
△面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邓小平义正词严:“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在1977年8月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面对清华大学教学质量很差,邓小平尖锐地指出:那就应该称做“清华小学”、“清华中学”。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说:“我们也希望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深刻地阐述道,“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这次会议没有合影留念,邓小平同志提议把钱省下来搞教育,闭幕式只有短短的18分钟,邓小平同志讲话只用了13分钟。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与各地党政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上述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对不对?为什么?试分析一下。
解题关键:实际上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思路引领:中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答案提示:上述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不对。因为文革前17年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接管改造旧教育,使教育主权回到人民手中;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建立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制定一系列教育方针,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解题关键:新中国教育事业经历开基创业、探索发展、机遇和挑战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思路引领:“怎样”,强调的是一个发展过程;“走过来”实际就是教育的发展过程,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创立发展;左倾思想影响下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的蓬勃发展;当今竞争下的教育的机遇挑战。以及从这个过程中得出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答案提示:(1)“走过来”:开基创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发展中国家应当优先发展教育,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解题关键: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实力,国际竞争的需要)。
思路引领: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答案提示:这种说法是对的。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2.争鸣。

3.阅读与思考
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上述教育方针,再与前面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相比较,看看各有什么时代特点?
解题关键:上述教育方针的实质是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根本大计。
思路引领:两者所处的时代是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大区别是:前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后者,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
答案提示: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特点: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改革开放后,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的战略思想。
(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  冯益慧)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由于中国文化落后,知识分子少,特别是由于学校里的政治教育薄弱,脱离实际,现在的青年学生还远没有摆脱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的那种骄傲自大的劣根性的影响,以至他们在新中国的学校里受了多年教育,还不懂得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甚至还在劳动人民面前摆架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