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268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3.法国对外政策
(1)18世纪以来,长期同英、德争夺欧洲霸权,拿破仑极力在欧洲扩张。
(2)普法战争后力图复仇,与英俄结成协约国集团,并参加一战。
(3)战后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结盟,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
(4)二战后响应美国冷战政策,加入北约。
重点解读
一、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长期以来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其“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大陆霸权,巩固大陆沿岸阵地,保持其海上霸权。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实质是使欧洲大陆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为此,英国在各个时期采取的“均势”措施有:
1.17世纪—18世纪,与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击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目的是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打破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
3.19世纪上半期,沙俄向欧洲扩张,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大陆利益。目的是争夺巴尔干,英国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俄。
4.19世纪后半期,普法矛盾激化,发生普法战争。后因法德矛盾发展为三国同盟与法俄军事协约集团对峙。英国保持了“光荣的孤立”。
5.19世纪末德国崛起,严重威胁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全球的利益,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英国先后调整了与法俄的关系,形成了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峙。
6.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不愿法国独霸欧洲,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20年代,未能国一时势力弥漫于东欧一带。英国拒绝了法国的结盟建议。
7.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在欧洲侵略扩张,英国为确保在欧洲的利益,采用了祸水东引的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例1]《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二、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和西欧的不同发展变化及原因
变化:东欧局势动荡,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西欧向着经济、政治同盟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支与美国和日本相互竞争的重要力量。
原因:
(1)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在经济上改革成效不大,发展缓慢;在政治上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东欧各国和政府脱离群众;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是重要的直接原因和外部原因。
(2)西欧:凭着原来的经济技术;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维护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欧共体的成立,更加密切了欧洲各国的联系,政局日趋稳定。
[例2]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第25讲   日本史
知识梳理
一、19世纪中期
经济:城市、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
政治: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全面危机,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推翻封建统冶,建立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政权,标志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经济:在政府推动下,工业革命进入高潮,并向垄断过渡。
政治:确立近代天皇制,成为君主立宪国家。
对外:扩大对朝鲜、中国的侵略。
三、1929年至1945年
经济:经济危机打击严重,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激增,农民破产。
政治:工农运动高涨,阶级斗争尖锐,法西斯专政建立。
对外:打破华盛顿体系,疯狂对外扩张。
四、二战后
经济:由经济恢复到50-70年代的快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政治:美国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但并不彻底。
对外:由唯美国马首是瞻到希望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重点解读
一、日本经济的两次腾飞
(一)时间:第一次——19世纪末;第二次——20世纪50、60年代。
(二)原因:
1.第一次腾飞原因:①社会改革消除封建主义残余;②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③发展外向型经济;④重视科技、教育,培育人才;⑤美国的军事订货。
3.共同原因:①社会改革;②利用外资与技术;③重视教育。
4.启示:①继续深化改革;②引进外资与技术,但要注意科技创新;③走和平发展之路。
[例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因素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C.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D.在朝鲜战争和越战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


第26讲   俄国史
知识梳理
一、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1.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
2.内容: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农奴以高额的代价赎回土地和人身自由。
3.实质: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
4.影响: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俄国过渡为资本主义国家。
二、19世纪至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要依靠外国,土地依然主要掌握在地主、贵族手中,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三、一战前后的俄国
1.战前:俄奥争夺巴尔干的矛盾成为欧洲主要矛盾之一,分别于1892年和1907年与法英结盟,形成三国协约。
2.战中:在东线对抗德奥联军昕俄国夏季攻势挫败奥匈,支援了西线,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战争。
3.战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先后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如: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1922年成立苏联等。
四、二战前后的苏联
1.战前:在斯大林领导下,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集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