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四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四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48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四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


(3)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2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中外历史新编》
 材料二  为什么像伽俐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在15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比欧洲先进,对自然界的知识比欧洲人多,能够更有效的把这些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
(1)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2分)


(2)归纳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主要特征并分别举例说明。(至少两例)(2分)

(3)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成果突出,但却未在中国引起“哥白尼式”的天文学革命,把中国带入近代社会,结合你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从地方上行政权、财权的弱化来思考其目的。
2.C  繁华享乐的背后是腐化。
3.B  从通判的职能思考。
4.B  B项内容从明朝开始。
5.A  政府得利息,农民可渡过青黄不接时。
6.B  归纳材料,联系课本。
7.D  范仲淹庆历新政获得百姓支持。
8.B  从耕桑、开河淤等关键词思考。
9.A  从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不同的统治措施可看出。
10.B 宋辽和议后才会这样改名。
11.C  明确山海关地区在北宋归契丹管辖。
12.B  联系南宋时中原汉族与女真族的关系。
13.C  联想“靖康之变”。
14.C  思考“猛安谋克制”的统治方式、作用和实质。
15.D  当时历法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16.C  只能选择理财措施。
17.B  从“寇乱息”关键词思考。
18.A  人民拥戴的主因应是符合人民利益。
19.C  对北两次议和的背景、内容。
20.C  识记中书省直辖山西、河北、山东。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政治、经济、整体实力考虑)影响:①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②促进了契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③壮大了契丹的势力。
(2)(对比、归纳、联系的观点)相同之处:①任用汉人;②学习汉族政治制度;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分)     趋势:汉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少数民族纷纷接受汉族的文化。(2分)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少数民族的发展。(1分)
(3)(从发展水平、交往作用、政治目的思考)必然性:①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进步;②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③为了巩固统治,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了历史潮流,实行汉化政策。
(4)(简要归纳、简单说理)观点:金朝汉化太深导致金的灭亡。(1分)    不正确。(1分)  理由:①金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②金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腐朽。(2分)
22.答案要点及解析:
(1)(归纳历史现象,从内外两角度分析原因)问题:北宋中期,军费和官俸开支庞大,形成严重的财政危机。(1分)原因:①政府扩充军队,增设官僚机构,使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②北宋政府每年还要送给辽和西夏大量“岁币”。(2分)
(2)(简要归纳观点,从阶级实质进行评价)观点:农民起义是心腹之患,其害大于皮肤之患的少数民族进扰。(1分)评价:材料二的作者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深深仇视农民起义军,将农民起义军称为“盗贼”“寇盗”,暴露了其阶级反动性。(1分)
(3)(从改革的背景进行分析)观点:官僚机构臃肿,百姓生活困苦,辽和西夏不断进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应该立即改革。(1分)评价:范仲淹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中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并且提出了改革主张。(1分)
(4)(根据课本回答)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5)(从措施的完整性和变法的作用思考)深化表现:①范仲淹改革主要在政治领域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还包括军事和教育等方面措施;②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
(6)(归纳共同结局,分析两次改革的共性)结局:两次更张的结局都失败了。说明: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②改革有时会以个人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参考答案与解析:
(1)(明确时间、人物、界线)1141年;宋高宗(赵构);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结合秦朝、明确、清朝的国力与民族关系状况)秦朝:为了抵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下骚扰;(1分)明朝:中期国力衰落,为抵御蒙古骑兵南下。(1分)原因: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部落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本;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的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任答一点1分)
(3)(立场与角度不同)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1分)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1分)
24.参考答案与解析:
(1)(识记准确)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分)
(2)(史论结合)注重观测和记录,如春秋时期,有了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1分)测量仪器精密,如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1分)
(3)(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多角度思考)原因:政治上,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1分)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分散落后,古代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1分)思想上,中国,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1分)教育上,教育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儒学强调君权神授,缺乏研究自然的传统。(1分)(任答两点给2分)

文 章来 源

上一页  [1] [2] [3] 

,第四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