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3)拥(联)蒋抗日。
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或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 第(1)问“方针”从材料中概括,“原因”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回答为什么抗日,为什么反蒋的问题。第(2)问“方针的变化”应从材料中概括,“变化的原因”应从材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第(3)问,“新的方针”应从“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中去归纳。“积极影响”即是实现了民族抗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二部分 三年联考汇编
20xx年联考题
题组一
1.(09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月考)“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共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 )
A.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共正式确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共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共理论基础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C
2.(09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下列成果中体现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是 ( )
①郑观应提出“与外国进行商战”的早期维新思想 ②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参加国会选举 ③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④蒋介石颁布训政纲领,宣布进入训政时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B
3.(09广东省惠阳期末)“八七会议”后,武装斗争的目标为 ( )
A.始终夺取中心城市
B.最初夺取城市,后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配合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D.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屠杀
答案 C
4.(09江西师大附中)在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1929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随后规定“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 )
A.探索适应当时形势的土地政策
B.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C.纠正土地革命中的“左”“右”倾错误
D.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答案 D
5.(09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因有 ( )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6.(09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 )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答案 C
7.(09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月考)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中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之句,其中“从头越”的表现不包括 ( )
A.革命区域的变化 B.军事思想的调整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D.革命任务的变化
答案 D
8.(09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月考)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字笔画残缺,第七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到土豪,分田■。”正当大伙为确定这些文字的来历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由此他们得到的一致结论是 ( )
A.红军斗争的见证 B.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C.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D.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答案 A
9.(09江西六校联考)江西南昌市有著名的“八一纪念碑”和“八一起义纪念馆”,这是江西省红色旅游的重要参观点。请你找出导游解说词中不正确的一项,它是 ( )
A.起义行动由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负责
B.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
C.它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
D.这次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称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2017年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