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土改
答案 B
20xx——20xx年联考题
1.(08广东省惠阳期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奠定了“党指挥枪”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答案 B
2.(08辽宁省五校高三上期期末)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访问陕北后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武装宣传。这里的“武装宣传”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胜利进军,扩大了革命影响
B.一二•九运动后平津学生南下宣传抗日救国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答案 C
3.(08济南模拟)1927~1930年,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打土豪、分田地,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 B.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反革命“围剿” D.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答案 A
4.(08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36年2月,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雪》,该词结尾处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语句。词人之所以这样意气风发,最主要是因为 (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B.国共两党关系已由分裂对峙转向合作抗日
C.中共历经考验,日益成为成熟的政党 D.诗人借景抒情,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答案 A
5.(08浙江九校联考)日本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是 ( )
A.威逼平津,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B.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C.大力排挤英美在华势力 D.联合国民政府共同反共
答案 A
6.(08广东汕头市一中高三考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
A.红军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B.遵义会议后红军获得了新生
C.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D.红军到达陕北后开始抗战
答案 B
7.(08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
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态度的实质是 ( )
A.不抵抗政策 B.幻想国际援助
C.攘外必先安内 D.等待日本主动撤军
答案 A
8.(07南通四县市高三联考)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提出“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的主张,实质是要求( )
A.消除分歧,北上抗日 B.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C.加强配合,突破围剿 D.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答案 B
9.(07南通四县市高三联考)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役是 (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10.(07广州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2017年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