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战争和平与建设和谐世界,
3.关于20世纪以来的中美关系
(1)概况:中美关系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①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②"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③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④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⑤走向和解、中美建交;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有矛盾斗争,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面。
(2)认识: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认识到两国关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所决定的。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关于20世纪以来的中俄关系
今年是“中俄文化年——中国年”。中俄自20世纪以来关系发展的主要历程是:
①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秋收起义后,中国抛弃俄国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产生了偏差,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中共党内出现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损失。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出现的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②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背着中国达成协议: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等,这种做法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第二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处在对抗和僵持阶段。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了能和美国争霸,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到现在。中苏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与俄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与前苏联五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密切合作与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两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4.有关和谐世界的问题
(1)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国际间战争是国际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有关各国争夺和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举动。正义战争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非正义战争阻碍社会进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愈加巨大。
(2)和平是和谐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战争不是主流,和平交往、友好往来、互相学习,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流。如中国古代明朝中期以前实行的都是对外友好交往的政策,甚至是开放式的对外政策,不以掠夺为目的。这使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传到周边地区,形成中华文化圈;传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国也从对外交往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对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战争和平与建设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