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战争和平与建设和谐世界,
(3)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的基础动摇,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全球战略分歧逐渐扩大,战时同盟发生分裂。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变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雅塔尔体系建立、美苏冷战、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三个世界的形成,美苏争霸、苏东剧变。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矛盾复杂化、经济斗争尖锐化、武装冲突局部化,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2.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形势的发展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坚持从中国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目的出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建国初期,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开始打破美国的孤立与封锁政策。进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周边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5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国际会议。在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会议的进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的支持。此后,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使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大大增强,为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由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于是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973年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78年,正式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外交目标,转变成了为我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赢得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适应了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政府展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政治和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建立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促进地区性经济的发展,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论在哪一时期,新中国都始终如一地坚持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大国强权,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理论认识升华】
(1)正义战争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非正义战争阻碍社会进步。但战争会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国际组织和同盟的建立对于协调内部各国的行动、强调合作,促进各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会影响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2)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战争不是主流,和平交往、友好往来、互相学习,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流。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
(3)要实现和谐世界,必须解决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南北问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文章
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3] [4] [5]
,2017届高三历史战争和平与建设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