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269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真题再现】
1.(20xx年高考上海历史)7.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廖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D
【解析】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史料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判断的关键信息是“可卡因”、“19世纪”。正确答案是D。
2.(09年重庆文综)17.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侵吞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占中国辽东半岛的是日本,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是英国,俄国参与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3.(09年浙江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原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在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C。①的表述错误,因此A、B排除,③明显也不对。
4.(09年广东文基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答案】A
【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5.(09年广东文基卷)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6.(09年海南历史)13、20xx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答案】B
【解析】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7.(09年全国卷一)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未结束,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和史实,故首先排除A答案。《天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其实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蛮夷”观念和“天朝上国”规制就受到冲击,答案B符合题意。
8.(09年上海历史)33.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牌单,回答问题(9分)
日期 拍卖行 拍卖品描述
1861.7 佳士得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1862.6 佳士得 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
1864.7 佳士得 36件表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⑴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3分)
⑵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4分)
⑶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2分)
【答案】(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答案2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怠相符的内容。(2)答案1: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答案2:未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答案3:仅有正确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答案2:回答不充分。•拍卖劫掠品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