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269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1)从材料中所提供的时间可以看出所列拍卖清单都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而且所有物品均来自中国,全还是皇家专用,结合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出,拍卖品当时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北京后掠夺所得。(2)只要能够结合国际法: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相关原则,证明上述战争是违背了这些国际原则的就能说明战争的侵略性。(3)将通过侵略战争掠夺而来的财产进行拍卖是不合法的。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二、方法点拨
第一.用归纳法,把列强四次侵华战争按名称、时间、签订的条约、影响进行整理,把握列强的侵华历程。
第二.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可以把历次战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联系起来分析比较,认识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程度的加深及中国人民反侵略屡次失败的原因。
第三.本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高考命题与热点结合密切,中日关系和台湾问题都与列强侵略有关。要联系当时历史背景,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世界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和把握。注意把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密切联系起来。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09.1泰州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3.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B
A.葛云飞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4.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5.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7.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江苏省镇江中学20xx届高三期末综合复习历史试卷)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9.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  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
10.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后殿陈列的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11.“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