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739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复习,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A.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B.察举制实行于汉朝,C.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在宋朝日臻完善。
3.(09年四川文综)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  )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 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故选B。
4.(09年浙江文综)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   
“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
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
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
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5.(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答案】B
【解析】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6.(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项正确。
7.(09年广东历史)5.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答案】D
【解析】A、B、C三个选项都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D 选项的前半部分“明出废除丞相”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后半部分“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例外。
8.(09年广东历史)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
 A.清      B.明     C.汉    D.秦
【答案】A
【解析】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清朝以后不曾设置丞相。
9.(09年海南卷)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答案】C 
【解析】A项创自商鞅变法,B项起自春秋战国,完善于秦,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只有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是开始实行的地方监察制度。
10.(09年海南卷)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财政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11.( 08全国文综Ⅰ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⑴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⑵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答案】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www.quxue6.com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12.( 08天津文综)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