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793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真题再现】
1.(20xx年全国Ⅰ卷文综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答案】C
【解析】通过对“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关键句的分析,从战术和战果上可知这是台儿庄战役。
2.(20xx年北京文综19)图8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8
【答案】D
【解析】图中只有④这一处为八路军所取得的抗日胜利。
3.(20xx年山东文综12)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答案】B
【解析】A项不可能影响华北铁路交通,C、D两项不符合题中所述情况。
4.(20xx年四川文综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图6
【答案】C
【解析】右边笔筒上有“民国二十七年”字样,正是1938年抗战期间。
5.(20xx年广东历史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