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793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正确评价。首先要明确,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在抗战时期这个特殊阶段体现出以下基本特点:坚持抗战,但又不放弃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始终抗日,但政策发生过动摇。
2.对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的客观评价,往往忽视正面战场作用。
3.对敦促日本投降,往往认为美国的两枚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忽视了中国人民自身的抗战。
4.蒋介石的两面性是由主要矛盾和自己的利益决定的。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单元内容,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分阶段、分专题归纳课本知识。按专题可分为日本的侵华活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国共关系的等。按阶段分为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同时注意培养运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战争局势的变化发展;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这三个区域的比较。
2.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理解:日本全面侵华的国际背景;解放区的困难及其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关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抗战取得胜利的国际因素。
【知识网络】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日本发展全面侵华 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通电、庐山谈话、自卫宣言、红军改编、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史实: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失守、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抗战 指导思想:片面抗战路线。
结果: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洛川会议。
敌后战场开辟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抗战的指导方针——《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