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音乐教案大全,http://www.quxue6.com
北京版小学音乐第三册教案全集,
三、准确地按节奏敲击,做到边歌唱、边奏乐。
四、能够随着音乐即兴表演动作,既轻松愉悦又大胆出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
1、听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歌词。
3、跟唱法学唱
4、边唱边舞,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小熊和洋娃娃。
5、编排舞蹈
三、歌曲处理
这是一首波兰儿歌,2/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这首欢快热烈的波兰儿歌在中国流传数十年,经久不衰,至今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旋律跨度仅在1到6之间,以级进上下行为主。乐曲开篇就是1-2-3-4-5-4-3-2-1的音阶级进,当第一乐段以收拢性结尾时,才以大六度大跳进入第二乐段,使歌曲情绪变得更加欢快,小熊和洋娃娃的舞蹈跳得更热烈。
四、课后反思:通过学唱歌曲,学生通过用自己的动作表达歌曲,基本能够掌握乐曲表现,能够用清晰的声音准确的表现,丰富了课堂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布娃娃弹琴》;《玩具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
1、听范唱
2、三拍子节奏练习
3、听唱法学唱
三、歌曲处理
本曲由茅光里作曲,史青作词。全曲以3/4拍,C大调贯穿,由四个乐句构成。
四、聆听《玩具进行曲》
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传入中国后由罗传开译配。本曲是F大调,2/4拍,用中速进行演唱,4个乐句组成。整曲的节奏大都运用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节奏形式,从节奏上就简单易懂。第一句开头就用了下行纯四度的跳进,使人一开始唱就感觉:活泼、亲切自然,主题明显,旋律突出。第二乐句主要用do;re;mi;sol;la这几个音使主题有了发展,并且旋律自然流畅,这个乐句的最后两小节用了“重音符号”起突出强调作用。第三乐句重复第一乐句的主题旋律,使主题更加突出,第四乐句和第二乐句是对仗的,在旋律上第一、二小节是一样,只有最后两小节不同,用了S到T的中止式。
2同学们边听可边动作。
五、课后反思:通过学唱歌曲和聆听乐曲,学生通过用自己的动作表达乐曲,能够用清晰的声音准确的表现歌曲,丰富了课堂生活。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唱歌曲;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唱歌曲
复习演唱两首歌曲一到二遍。
三、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作曲是德国莱昂~耶塞尔。据说这首乐曲是他回忆小时候的一个梦写成的。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人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也出来。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睡醒了,玩具兵们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本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教学过程
一、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二、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
1、听《玩具兵进行曲》,要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2、让学生在听音乐时,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出来。
3、表演《玩具兵进行曲》:请小朋友当这首乐曲当中的人物,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做的动作。
四、课后反思: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感受进行曲的风格,情绪以及塑造成的音乐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每一段音乐塑造形象。
第八课 农家小院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我的小鸡》《鸭子拌嘴》,表演《在农场里》《小猪睡觉》感受农家小院的生活乐趣,体验人与小动物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
二、能够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三、能够结合聆听和表演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动物的叫声和它们的生活。
四、能够准确地读出多声部动物叫声的节奏,模仿它们的动作,同时认识4/4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在农场里》;
教学目的: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空拍处,节拍的掌握
教学用具:钢琴,放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在农场里》
1、听歌曲情景导入,问:农场里都有什么动物?
2、唱1 2 3 4 5 6 7
3、师范唱
4、学唱歌谱
5、学习歌词,学生知道农场里有猪、牛、鸭子,从实际生活中也很容易知道它们的叫声。所以歌词的记忆并不是很难。
6、听唱歌曲
7、齐唱
三、歌曲感情处理
这是一首言简意赅又不失童趣的外国儿童歌曲。作者是:歌曲为2/4拍,个情的情绪是欢快的。
四、情景创编 (生随歌曲做动作)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猪睡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
1、听范唱
2、描述小猪的外貌,塑造小猪的可爱形象
3、听唱歌曲
4、齐唱
三、歌曲处理
这是一个像幽默小品般逗人发笑的小歌,2/4拍,大调式
歌曲采用了重复手法,歌词生动有趣,令人发噱,既抓住了小睡猪的特点,也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扇扇大耳朵、摇摇小尾巴、再加上打了4个小的的呼噜,其中紧密的十六分音符接一个四度上扬,使这只小睡猪形象鲜活起来,把它从音乐书中“抬”到了我们眼前。演唱时要注意歌曲的形象的确立与表达。
四、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鸭子拌嘴》;复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鸭子拌嘴》
本曲以新的带有情节性的构思,充分运用音色、音量,打击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变化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
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的宁静引颈呜事情,顿时将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接着用闷击的小镲声,模拟老鸭“嘎嘎嘎”的叫声,仿佛与小鸭在对答呼应。其间两只高低不同的木鱼敲击出的“各的各的”轻盈活跃,与云锣敲出的“叮咚叮咚”清脆的节奏均匀地结合在一起,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鸭群在河岸边蹒跚而行时的情景。此后,小钹水镲、圪钹、大锣、木鱼、云锣六器齐鸣乐声时而轻快、时而热烈,还不断穿插鸭子的鸣叫声,描绘出鸭群遨游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栩栩如生。突然响起了小钹与水镲的交替敲击声,此起彼伏,互不相让,鸭子拌嘴,吵得不可开交。在一阵热烈的乐声之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渐缓渐弱地,犹似一群饶有风趣的鸭子,昂首凸肚,摇摇摆摆渐渐远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复唱歌曲《在农场里》《小猪睡觉》
四、课后反思:
文 章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北京版小学音乐第三册教案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