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55次 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动物面具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动物的头部特征,利用绘制面具的方式进行造型表现。
2、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挖、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有
趣的动物面具。
3、情感领域:增进对动物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人与动物的亲近感。在综合
活动中挖掘潜能,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机会。
重难点
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的表现及表现手法。
利用不同材料制作有趣的面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各种动物的面部特写图片和动物面具的实物或图片。
教师准备:彩色画报纸、动物面具、音乐资料、课件等。
学生准备:剪刀、胶棒、包装纸、盒、各种材料(毛线、树叶、布、麻绳、彩带、瓜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1、听听看看
欣赏音乐《动物狂欢节》,听听有哪些动物?让学生自由畅谈。
再欣赏音乐,看课件,动物们随着音乐一一出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动物面部特征和表情。
2、说说画画
启发学生概括各种动物的面部特征: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表情特征:哭、笑、愁、凶、怒等。
师:为这群快乐的动物画个像,分别画出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头像。
3、装装扮扮
师:狮王感谢大家为动物们画像,邀请同学们参加动物狂欢节。拿出自带的动物面具装扮起来去狂欢吧。
师生戴上面具随着音乐尽情舞蹈。
师:可惜面具太少了,有点遗憾。我们去面具博物馆寻找—些有趣的动物面具吧。
观看动物面具的课件,教师介绍面具的由来: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患病、自然灾害是妖魔鬼怪带来的,于是就用树叶、兽皮、羽毛等做成模样奇怪的面具戴在睑上跳舞驱妖,祈求平安。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面具是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的?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让学生小结: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突出动物面部特征。
制作材料可以利用废旧包装纸盒、瓜果蔬菜进行巧妙的设
4、做做玩玩
教师出示几种自制的动物面具让学生分析是由哪些材料制作的,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教师示范制作动物面具,让学生出主意,边做边讲解制作方法。
学生总结制作要点,教师板书:1.巧妙利用材料。2.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突出动物面部特征。3.留出眼睛的位置可以看见外面。4.运用剪、挖、拼接、贴、画、卷折等手段进行装饰制作。5.做好后装上松紧带。
学生可以独立或合作制作一件动物面具。教师巡回指导。出示动物简笔画图例。
作品完成后开展自评、互评。
5、编编演演
分小组依据课前准备的童话故事创编动物故事、儿歌,准备节目去参加动物狂欢节。
教师戴上狮王面具宣布:动物狂欢节正式开始。
学生们戴上面具表演自编的节目,尽情表现自己的才能。
6、活动拓展。
结合班队活动或语文课等组织学生开一个化装晚会,制作更多种面具,可以是童话人物、卡通人物、怪兽等。
我和动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发现身边的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采用绘画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游戏、表演、绘画、制作的有关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动物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的友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动物、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并让学生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3、审美目标: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爱护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体验人和动物相处时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从而掌握表现、绘画人和动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画出或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各种人和动物相处的图片、磁带、油泥、色卡纸、剪刀、胶带、范作、课件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集tag: 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大全,免费教案 -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