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2-26 23:27:47   浏览次数:264  栏目:高一物理

标签:高一物理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quxue6.com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如马拉碌子转圈时,可以把圆轨迹均匀分割成n段(n足够大),对每一小段(足够小)来说,碌子的位移(DS)都和轨迹重合,在每一小段上都认为马的拉力的方向不变化,而且与位移(DS)方向一致。即力与位移的夹角为零,在每个小段上拉力F所做的功(DW)可以从功的公式得出

  马拉碌子转一圈拉力所做的功

  因为等于碌子做圆运动转一圈通过的路程(圆周长)。即所以马拉碌子转一圈的功为

  以上分析说明,使用功的公式时,一定要注

  意它的适用条件。

  ⑵ 如果力的方向不改变仅仅是力的大小发

  生了改变,也可以用图象的方法求变力功。如图所示,物体m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一个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体,使物体移动一段位移S,第一次拉力是恒力;第二次缓慢地拉物体。试求两次拉力所做的功。因为第一次拉力是恒力,且拉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直接用公式(W = F·S)求得,也可以作出F-S图象(如图)来求,显然F-S图线下的面积就是力F所做的功;第二次缓慢地拉物体时,拉力F一定是变力,它的大小任何时刻都跟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作出F-S图象(如下图)来求解。F-S图线下的面积就是变力F所做的功。这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面积等于底(S)乘高(KS)除以2,那么可得。

  这种求变力功的方法可称作图象法。

  三、小结:

  1、功是能量转换多少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或有多少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要正确区分恒力功和变力功。公式只对恒力做功适用。不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而是靠套用公式解题是学习物理的最大障碍。

  3、关于功率,要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即时功率”。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因为平均功率与即时功率相等,故没有区分的必要。

  4、在保证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功率P = F·v,所以牵引力越大,则速度越小;反之牵引力越小,速度越大。这就是汽车满载时速度小,而空载时速度大的道理。

  功和能

  知识内容:

  1、动能

  2、动能定理

  3、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解决涉及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力学问题。

  知识要点;

  1、动能:

  在机械能范筹内,我们给能量下了个通俗的定义,什么是能?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据此可推出:物体能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运动着的物体就具有做功的本领,流动的河水推动船只顺流而下,对船做功,飞行的子弹打穿耙心,克服耙纸的阻力做功等等。因而运动的物体能做功,运动物体具有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大小(量度):

  ※动能是标量,单位是焦耳。

  一个物体的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函数。

  2、动能定理:

  内容: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数学表达式:

  ※①,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

  ②,末态的动能减去初态的动能,称为动能的增量。

  ③,动能增加

  ,动能减少

  ,动能不变(速率不变)

  3、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力学问题的一般程序(思路)

  ①明确研究对象和初、末状态,明确初、末两状态的动能。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③依据动能定理,列出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的方程。

  ④根据题目需要,解方程,统一单位,代入数值(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求出答案。

  ※a.动能定理由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得出。用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的力学问题,一般用动能定理也能解,且解得简便。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只考虑起、止两状态的动能和过程中各力做功情况,而不涉及过程经历的时间和经历此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b.动能定理反应了做功是能量改变的途径,同时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的物理本质。

  c.现在,我们思考功的大小时就有了、和根据动能定理求功的思路(某些情况下,利用动能定理还可以求变力做

  动量

  知识要点:

  一、冲量

  1、冲量: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表示为I=F·t。

  2、冲量是个矢量。它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冲量的单位是牛顿·秒(N·S)。

  4、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可引入平均作用力的冲量……

  要点:

  1、冲量是力的时间积累量,是与物体运动过程相联系的量。冲量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动量发生改变,因此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只与动量的增量直接发生联系,而与物体动量没有什么直接必然联系。

  2、冲量是矢量,因而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和分解。合力的冲量总等于分力冲量的矢量和。

  二、动量

  1、动量:物体质量与它的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表示为。

  2、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3、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为千克·米/秒(kg·m/s)。

  要点:

  1、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瞬时对应的关系。说物体的动量要指明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个位置时物体的动量。所以动量是描述物体瞬时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但它不能表示物体运动快慢,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但不具有相同的动量。

  2、当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其动量的方向可用正负号表示。

  3、动能与动量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意义不同。物体动能增量与力的空间积累量--功相联系,而物体动量的增量则与力的时间积累量--冲量相联系。

  三、动量定理

  1、物体受到冲量的作用,将引起它运动状态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动量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物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