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57 浏览次数:247次 栏目:高一历史
1.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宗法制的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郡县制的作用:秦朝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地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效遏制了地方分裂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5.行省制度的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省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加强了皇权,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7.梭伦改革的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8.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9.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10.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a.正面评价: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b.局限性: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1.《十二铜表法》的作用:a.积极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b.消极作用: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12.万民法的作用:协调了罗马人与外邦人,外邦人与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13.罗马法的影响:a.现实影响: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稳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罗马法的精神)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纷争,缓解社会矛盾。实质:罗马法是奴隶主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
b.历史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14.代议制的作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5.《权利法案》的意义:为限制国王,保证议会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
16.1832年议会改革意义: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17.法国1785年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18.德意志统一的作用:a.积极作用: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b.消极作用:保留专制残余,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不彻底。保留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19.鸦片战争的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1.《天朝田亩制度》的作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2.《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是列强侵略势力进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4.《辛丑条约》的影响: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5.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其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2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7.五四运动的性质: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意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8.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的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2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展开。
30.北伐意义:基本结束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高一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tag: 历史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