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730次 栏目:高一历史
百花千卉共芬芳--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五六十年代)
1、表现
类别 作品名称 文学创作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
《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雷锋之歌》 电影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
《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 剧目 《龙须沟》《茶馆》《蔡文姬》
《关汉卿》《文成公主》 艺术精品 《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 2、原因
(1)社会环境的变化
政治变化: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
经济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逐步展开。
(2)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创作
(3)双百方针的提出
2.背景
必要性: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解决意识形态中矛盾的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
可能性: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内涵: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3.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意义: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5.遭遇曲折的原因
政治上的“左”倾错误波及意识形态领域,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
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不够完善;
文艺界的派别之争影响了“双百”方针的贯彻;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三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