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22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20xx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关系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
20xx年1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老挝并出席东盟会议,东盟10国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20xx年4月20日至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20xx年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胡锦涛主席签署了本次峰会通过的《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
20xx年4月25日,国家王席胡锦涛在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宣言》,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0xx年12月,温家宝总理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努力推动中非合作与发展。
20xx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巴西等拉美四国,中国与拉美贸易与投资合作登上新台阶。
20xx年4月5日至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四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应邀出席4月6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开幕式,发表主旨讲话。
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20xx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美,就充实和拓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许多重要共识,20xx年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王席理查德•迈尔斯访华,表明中美军事关系开始恢复。
20xx年可谓中国外交"欧洲年",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在世界多极化、反恐、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找到更加广泛的共同点。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的原则的关系。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而联合国的原则是《联合国宪章》中的重要内容,是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处理问题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因而两个原则所服务的对象是有区别的。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联合国的原则的内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中确定的国家主权、各国平等与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等重大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愿望。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本目主要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制定和完善的史实,说明我国所取得的辉煌外交成就,引导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最早文件。《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对外活动,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外交上孤立新中国的图谋。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与2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联苏反美阶段。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二是反苏反美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同时反对各国反动派,支援民族解放斗争。三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关系大发展时期。1971年10月,我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改善并互设联络处。1972年9月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时期,我国外交调整为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反对霸权主义。有人总结说,我国这一时期奉行的是"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即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联结成一条线:从中国经日本,到中东、西欧,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到美国,团结这一条线内的一大片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部分复习tag: 政治生活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