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政治生活部分复习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部分复习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22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部分复习,
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识记 理解 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必然性、优越性
 联系民族自治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
(3)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对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认识能力,更加珍惜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必然性、优越性
三、学习过程
1、阅读课文,完成《政治学习评价手册》P59-60【知识梳理】部分的填空。
2、阅读课文,对本框中的探究活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答案。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迸程
课堂探究P79:(1)你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吗?   (2)法律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哪些自治权?、(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优势体现在哪些
探究提示:(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3)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民族自治地方的双重地位。
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其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既是国家的地方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4)自治权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儿个方面:
①立法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批准后生效。   
②经济自治权。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③变通执行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④文化管理自治权。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                     
⑤其他自治权。自治机关根据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有权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有权根据法律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等。                    
(5)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在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其他行政地方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地方行政机关。因此,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同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不同。首先,两者设立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后者是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设立的。其次,两者自治权的程度和内容不同。前者是"一定自治权",后者是"高度自治权"。最后,两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则在较长时间内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相同点:二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都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6)民族自治地方实行三级管理。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区是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是省一级的行政单位。自治州是设区的市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单位。自治县(包括自治旗)是县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县一级行政单位。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要理解这一知识点,需要结合历史、地理学科有关知识来理解。就总体而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1)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为建立统一、民主的国家进行了长期斗争。这就为建立统一的、民主平等的新中国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2)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人口数量上的差别较大,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有的民族人口则不足一万人。从分布特点来说,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种特点,适宜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部分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政治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