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244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与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 (18分)

 

 

 

 

 

 

 

 

 

 

 

 

 

 

(2)如何评价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9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3分)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1分) 概括该材料的观点。(5分)

 

 

 

 

 

 

 

 

 

 

 

 

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CAACA   6―10 ABCBA   11—15  BBCDD  16—20   CCCAB

二、非选择题

21.

1)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3分)

特点:

①分散性: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3分)

②落后性:规模小,分工简单,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3分)

③自足性: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分)

④封闭性:较少商贸交流;3分)

⑤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处境艰难,小农经济非常脆弱。(3分)

2自耕农经济评价

①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

②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阻碍经济发展。

22.答案要点:(11分)

(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2分)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封闭性。④分散性。(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3分)

    (2)材料二。(1分)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 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5分)

文章
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3] [4] [5]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