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2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A.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时期农产品丰富
C.先秦的邮驿传递制度        D.战国时期工商业通过“独占”获取高额利润
答案  A
4.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作为诸侯国的都城
C.人口增多                                    D.成为文化中心
答案  A
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主张中最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               (   )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制天命而用之”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答案  D
6.“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制度从萌芽、出现到完全确立和在全国推行,即从春秋初期至秦始皇统一后全面实行郡县制,大约经过5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其过程与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出现和全面确立几乎是同步的。”在此过程中,在一个诸侯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县制开始于                                       (   )
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B.韩、赵、魏三家分晋
C.李悝在魏国的改革           D.商鞅在秦国的改革
答案  D
7.中国古代论述“不违农时”观念最有代表性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答案  B
8.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
景是                                                                                 (     )
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C.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答案  C
9.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   (   )
A.管仲             B.孟子       C.商鞅    D.王安石
答案  C
10.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存百姓”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11.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下列思想中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   )
A.庄子主张“无用”              B.孟子主张“政在得民”的思想
C.墨子主张“非攻”的思想                         D.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答案  B
12.子曰:“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和(讲求和谐)而不同,小人(道德修养低的人)同而不和。”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   )
 A.孔子认为君子、小人都是人
B.孔子认为君子好交往,小人坏事多
C.孔子指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处事原则
D.孔子认为君子、小人是不同的等级,要按不同等级的方式与外界打交道
答案  C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价值:它能够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方式:张衡坚持科学的态度,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界的怪异现象,取得重要成果。意义:地动仪的发明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当时流行的迷信思想,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文章来 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