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2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二、非选择题
23.(06•广东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
材料三  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摘自《礼记》
材料四 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
答案  本题要求学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
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
第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别、贵贱有序的思想。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解析题。周人的饮食生活在现行教材中没有涉及,解答本题完全依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材料一表达的信息是周人用豆盛放食物,饮食习惯中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二表达的信息是周人的食品有干饭类和浓汁类之分,而且不同种类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接待亲人和宾客有不同的饮食要求。材料三和材料四表达的是周人已经使用筷子和餐叉。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组织答案应先答饮食种类、器具,再答饮食习惯、社会制度。注意不要直译和摘抄原文。
24.(04上海28)20xx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
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
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答案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解析  (1)此题以新闻热点为命题切入点,说明高考命题关注社会热点。
(2)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是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考中多次从这一热点命题,这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热点,今后仍要关注。
(3)此题命题形式灵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模仿这种形式的题目多有出现。要注意学习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
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
20xx年联考题
1.(09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二次月考)《史记》中:“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的内容反映了                                                                     (        )
 A.商汤灭夏桀                            B.周灭商         
C.国人暴动                                 D.犬戎攻破镐京
答案  B
2.(09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二次月考)《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答案  A
3.(09安徽省安庆高士中学高三二次月考)《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峰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共同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答案  A
4.(09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xx高三二次月考)与图中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
A.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D.庄园经济土地国有制          石刀             耒耜           青铜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先秦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