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A
【解析】1929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报刊认为的“过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6.(20xx海南历史17)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从表中国民党党员构成的多阶层特点即可得出结论。
7.(20xx年浙江文综38)(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剥茧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警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无知,使之脱胎换骨,恐使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涉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去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所提到的“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8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8分)
【答案】
(1)原因: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认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10分)
(2)时代精神:“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8分)
(3)关系: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主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8分)
【解析】欲强国必先强思想,欲强思想必先强教育,必须在教育环节强调对国民素质的培养。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民主和科学是旗帜,新道德是手段,新文学是载体。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是指法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前期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取得的成就很大。但并未涉及建设民主政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从本质上说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只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3.概念内涵的理解:“革命大革命”中“大”是指群众基础广泛;“合作后的国民党代表的利益”是“四大阶级的联盟政党”;“五卅运动”是反帝高潮等。
4.一战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政治思潮:民主共和的思想;实业救国的思想;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义思想。
二.方法点拨
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认识发生的必然性,并且理解它将把中国革命推向一个新的时期。
2.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创立。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马列主义理论,深入到代表生产力的产业工人中去传播。这就表明党的创立本身实际上就是体现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的载体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载体相结合的产物。中共成立也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订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而不是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虽然是个初步的结合,但影响是深远的。
4.学会正确分析阶级、党派或团体活动成败的原因。分析一般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切入,决定成败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主观原因。如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革命。
【知识网络】
兴起:原因、标志、前期指导思想。
新文化运动 内容:四提倡四反对、传播社会主义思。
影响:思想解放、思想基础、思想武器、弘扬科学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民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