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27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留了一些独立性。这样既避免了《邦联条例》的极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既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又发挥了各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目标。) ⑤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  (1)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适用于整个太阳系、一切天体运动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3)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4)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而向前发展。(5)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⑥进化论的意义  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思想的“神创论”,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生物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思想发生了飞跃。

考试内容

知识内容

选修内容 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鸦片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3)辛亥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5)国共的十年对峙 (6)抗日战争 (7)解放战争 《南京条约》及鸦片战争的影响;《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土地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国共合作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孙中山 毛泽东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早期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①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1840~1900年的列强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是列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侵略阶段与特点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体现了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 列强侵华的影响  最大影响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并通过它而起作用的。首先,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其次,商品倾销、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这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第三,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西方列强在侵华的过程中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华民族才能独立,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以及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这是有利的客观条件。(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取胜的根本原因。(3)广大爱国华侨的积极支持。(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利支持。 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2)它大大增强r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特点  全国各阶层人民支持、参与反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并以大局为重、抛开党派之争: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同时也就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并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但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④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认识: 性质与作用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属于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它不仅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引起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引发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环境险恶  第一,先天不足。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于欧风美雨之中,起点低。由于鸦片战争截断了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道路,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近代机器工业的正常发展道路。近代中国缺少资本主义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条件。第二,路途坎坷。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在产生以后的一个世纪中,近代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只有20多年,十分短暂。其中,既受到自然经济的羁绊,更有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挤压,加上长期战争的破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告诉我们: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资产阶级局限性  在民族工业基础上形成的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中国近代史前期引领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但由于经济力量的薄弱,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既有革命性的要求,也时时表现出妥协性的一面。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革命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头。 ⑤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过程和特征: 重要发展期  维新变法思想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的变革,这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向政治方向转变的重要时期。空前解放期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还促进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尽管对东西文化存在某些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性,但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解放高潮期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之后又通过撰写文章和宣传活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工人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进入了高潮。 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是从维新变法运动中追求君民共主,到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和科学,再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的思想解放渐进过程。甲午战争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传统旧学向近代新学转变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战前举国都以“中体西用”为至理名言,而战后人们则“成与维新”了。 现代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