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27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考试内容

知识内容

选修内容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十月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治改革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 列宁;甘地;凯末尔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2)南亚次大陆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关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和作用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5.现代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爱因斯坦 6.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①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探索并不相同,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和吸取。苏俄[苏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联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但多有失误,苏联最终解体。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曾起到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既有成就也有失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逐渐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②罗斯福新政:(1)影响①经济方面的最大作用是扩大了消费。最低工资标准、公共工程、社会保险制度等措施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同时,它使国家能对经济生活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防止过度生产的无政府状态。②在社会方面,通过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福利、减少失业、一定程度上承认工人的权利等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联邦政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特点与意义①新的经济指导思想。国家放弃了对经济自由放任的思想,开始承担起干预经济的职能。②全方位的经济干预。涉及金融、农业、工业和社会福利各个方面。③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维持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的同时,使传统的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转变为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④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运用国家权力排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发生。 ③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一个世纪以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演变  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原因  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利弊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年高考历史考点及主干知识总结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