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893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第23讲 美国史 知识梳理 一、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1.概况 (1)殖民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2)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3)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4)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形成了垄断。 (5)1929—1933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股价狂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民破产。 (6)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针对欧洲经济困难,推行马歇尔计划,使受援国成为美国商品的输出市场。 (7)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8)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2.特点 (1)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美国后来居上,取代英法逐步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3)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经济提供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二、美国的政治 (1)1775—1783年,北美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三权分立学说,确立了共和政体。 (2)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政府在各方面大刀阔斧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5)一战后,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在全球推行霸权政策,领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20世纪7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7)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重点解读 一、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作用 新政的实质: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曾经说过新政是“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应用”。所谓“新”,即是以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取代了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新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例1]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二、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原因和影响 1.原因:(1)美国方面:由于贸易逆差扩大、1973年中东石油经济危机打击,及对越战争、美苏争霸的消耗,美国经济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初露端倪。 (2)西欧、日本与美国贸易竞争不断加强,同时均想改变与美国的从属关系,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政治上力求摆脱美国控制。与美国展开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力量对比变化朝着有利于西欧和日本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发展,也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2.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开始动摇,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例2] 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第24讲 欧洲史 知识梳理 一、德国 1.德国的崛起 (1)19世杨70年代,随着德国的统一完成,德国成为欧洲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位,并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 2.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一战前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德国成为同盟国的核心国,并成为一战的主要发动国。 (2)在一战中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 3.走上法西斯道路 (1)践踏《凡尔赛和约》,挑战凡尔赛体系。 (2)1936年至1939年干涉西班牙内战。 (3)吞并奥地利,1933策划慕尼黑阴谋,不久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4)1939年突袭波兰,全面发动二战。 4.再度崛起 (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2)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并成为欧共体的发动国和创始国。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成为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的力量。 (3)东欧剧变期间,两德合并,德国再度统一。 二、英国 1.英国的经济 (1)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2)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英国的煤、失、纺织品的产量都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 (5)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6)二战后,经历了恢复、快速发展和滞胀时期。 2.英国的政治 (1)1640—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2)1689年英国通运《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出现。 (3)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形成。 (4)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自由党和保守党交替执政。 3.英国的对外政策 (1)一贯奉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政策。 (2)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 (3)对外结盟:反法联盟、神圣同盟、三国协约、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欧洲联盟。 (4)奉行反共政策,干涉苏俄,对苏冷战。 (5)对法西斯势力奉行绥靖政策。 三、法国 1.法国的经济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一些纺织业已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工业革命开始。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社会动荡,工业革命的进程受到一定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起,工业革命发展较快。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由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 (3)二战后,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和滞胀几个时期。 2.政权更替 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维希政权——临时政府——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3.法国对外政策 (1)18世纪以来,长期同英、德争夺欧洲霸权,拿破仑极力在欧洲扩张。 (2)普法战争后力图复仇,与英俄结成协约国集团,并参加一战。 (3)战后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结盟,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 (4)二战后响应美国冷战政策,加入北约。 重点解读 一、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长期以来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其“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大陆霸权,巩固大陆沿岸阵地,保持其海上霸权。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实质是使欧洲大陆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为此,英国在各个时期采取的“均势”措施有: 1.17世纪—18世纪,与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击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目的是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打破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 3.19世纪上半期,沙俄向欧洲扩张,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大陆利益。目的是争夺巴尔干,英国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俄。 4.19世纪后半期,普法矛盾激化,发生普法战争。后因法德矛盾发展为三国同盟与法俄军事协约集团对峙。英国保持了“光荣的孤立”。 5.19世纪末德国崛起,严重威胁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全球的利益,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英国先后调整了与法俄的关系,形成了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峙。 6.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不愿法国独霸欧洲,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20年代,未能国一时势力弥漫于东欧一带。英国拒绝了法国的结盟建议。 7.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在欧洲侵略扩张,英国为确保在欧洲的利益,采用了祸水东引的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例1]《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二、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和西欧的不同发展变化及原因 变化:东欧局势动荡,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西欧向着经济、政治同盟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支与美国和日本相互竞争的重要力量。 原因: (1)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在经济上改革成效不大,发展缓慢;在政治上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东欧各国和政府脱离群众;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是重要的直接原因和外部原因。 (2)西欧:凭着原来的经济技术;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维护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欧共体的成立,更加密切了欧洲各国的联系,政局日趋稳定。 [例2]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区域文明的发展tag: 高考历史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