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山东省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

山东省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282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山东省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
三是中国古代商业与商人的命运总是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有关,自战国以来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理论方法升华】
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原因、影响及土地制度;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时的农业政策、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农业集体化中的非常措施、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的中农业政策等;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个派采取的有关农业的措施如《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30年代的土地改革等;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等;小城镇建设包括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从古代农业发展史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本专题中中国古代经济经济发展头绪复杂,线索繁多,应仔细清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轨迹,并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如我国古代兴修水利、土地制度、纺织、制瓷、货币等方面,都可从前到后整理出一条线索。要注意对同类或不同类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要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由此造成的影响。要注意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又要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充分认识经济因素对历史演进的决定作用。

真题新题探究

【例1】20xx年•江苏卷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的是    ( D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分析能力。关键要理解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能只讲是六朝时期;六朝时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城市中出现了柜坊”是在唐朝时期。
【例2】20xx年•全国文综卷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
( D )
A.成都平原 B.河北地区   C.渭河流域 D.淮河流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图来记忆。此题关键要注意书中的地图。
【例3】20xx年•全国文综卷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 C )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和分析能力。关键要区分三国时的翻车和唐代的筒车。
【例4】20xx年•江苏卷下列经济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的现象的是 ( A )
A.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分析能力。关键要审清题中要求是“不属于”。因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是在淮河流域。
【例5】20xx年•天津文综卷下列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曲辕犁②桔槔③战国铁口犁④筒车
( B )
A.①谷物加工②汲水③耕地④耕地     B.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灌溉
C.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谷物加工     D.①谷物加工②耕地③耕地④灌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比较能力。关键要审清题的要求是“农具功能”。认识曲辕犁是耕地的工具,桔槔是汲水的工具,战国铁口犁是一种铁制工具,是耕地的工具。筒车是用于灌溉的工具。
【例6】20xx年•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瓖)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要皆致之数万,唯瓖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答案】 (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的分析、理解能力。回答此题不必拘泥教材,可依据材料概括。解答时,第(1)小问要注意结合“材料”,要从材料中提出要点。第(2)小题答题指向非常明确即“原因”,材料二中“南北大冲”即交通便利;材料三中“盐铁转运使”即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例7】20xx年高考变式题汉、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盛世局面。据此回答:
(1)汉、唐两朝出现了哪些封建盛世局面?
(2)归纳并运用史实说明汉、唐初期经济繁荣和长治久安的共同原因。
(3)你从形成汉、唐封建盛世局面的原因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共同原因:①汉、唐都是在结束战乱、社会趋向统一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②汉、唐前期的君主都很注意吸取前代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出现盛世景象。③汉、唐前期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④汉、唐前期统治者都注意处理民族关系,促进了与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和内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还积极开展对外交往。⑤汉、唐前期出现大治的盛世局面是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分不开的。(3)启示: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③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④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山东省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
《山东省2017届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相关文章

tag: 山东省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