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七章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961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七章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
1.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
2.旗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3.思想:中学为体(封建统治秩序),西学为用(西方先进科技)。
3.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前期口号“自强”)
①目的: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抵御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②主要企业:一所三局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后期口号“求富”)
①目的:解决军事工业困难;和外商竞争(“分洋商之利”)。
②主要企业:一厂三局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矿务局);张之洞汉阳铁厂(酸碱性、冒烟)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
主要从英德购买;初建三支海军;设立海军衙门。
(4)培养人才
①目的:为洋务运动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
②内容: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三)洋务运动破产
1.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2.原因:(外→内,表→里)(口诀)
西人不望中国富;仇洋阻挠是顽固;督抚分散难成器;根本未动旧制度。
补充:洋务运动的深入分析
1.洋务派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的性质与特点
(1)军事工业
①性质:基本上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封建官办工业)。
②特点:由政府出资兴办;产品用于武装军队,不参与市场交换;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设有刑庭、监狱。
(2)民用企业
①性质: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
②特点:经营上官商合作,使用大机器生产;创办目的是为了赢利;绝大部分经营是市场商业活动。
2.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北洋海军;旅顺军港;译书馆。(课外:电报、铁路、学堂等)
3.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积极:工业近代化的开端(引培抵诱改打)
①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生产工具;②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④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⑤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有利于西学的传播;⑥打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3.消极:封建社会晚期的垂死挣扎(官军民洋管封)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②军事工业主要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③民用工业主要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④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⑤经营管理腐败;⑥充满封建观念。
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1.原因:(三种说法:“本土生长说”;“欧风美雨说”;“综合因素说”)
(1)内因:封建社会中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条件)。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与市场)(主要原因、催化剂)。
(3)直因:外商企业(资本条件)和洋务派军事与民用工业的刺激和诱导(生产方式和技术)。   (注:“萌芽”--明朝中后期,手工劳动,整个生产力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2.产生:  (注:“产生”—二鸦战后,中国民间投资,机器大生产,商品交换)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www.quxue6.com: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机器大生产)。
(3)分布: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侵略早,开放早,技术传入早)。
(4)早期著名企业:(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广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两面性
(1)少、小、弱→依赖、软弱、妥协性;     (2)受双重压迫→革命性;
依据课本小字论从史出:发昌机器厂手工作坊打零件(小、弱);华商丝厂与外商丝厂资金对比(少);发昌机器厂被外企吞并(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官府敲榨迫害,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受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3)根本原因:产生于半殖半封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无产阶级壮大;新的阶级力量登了历史舞台,日益猛烈地冲击中外反动势力(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二)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产生行业:外商企业(外商在通商口岸的船坞、工厂)。
3.主要www.quxue6.com: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4.行业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序)外商企业、民资企业、近代采矿业。
5.地区分布:基本集中于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1.共性(共同的优点):
因为它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机器大生产)相联系(且生活困苦),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于组织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2.个性(自己的特点):革、盟、集
(1)身受三重压迫,处境悲惨(长、低、恶),革命性最强;
(2)和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便于结盟;
(3)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
3.结论: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改变中国命运的希望)。
五.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外部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外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自然经济解体;
(2)内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理论准备
(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人物:王韬、郑观应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4)实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康梁维新思想——发展完善
(1)思想特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2)康有为的“两《考》”:(封建礼法不可信;儒家祖师要变法)(既要顾及中国国情,又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意义:冲击顽固守旧势力,奠定变法理论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第七章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