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历史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12-26 23:27:47   浏览次数:845  栏目:高一历史

标签:高一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quxue6.com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2)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

  1、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1)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

  2、背景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3、建立(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自治区。

  (2)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除5个省级自治区外,全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了100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4、意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

  ②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出现的原因

  ①党内“左”错误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      (根本原因)

  ②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面临被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③林彪、江青、康生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3)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4)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 “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5)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重难突破]、“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民主与法制的健全和完善

  1、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条件:

  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健全法制和民主建设)

  ②法制建设方针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

  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

  ①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③为依法治国奠定可重要的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三)祖国统一大业

  1、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