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57 浏览次数:556次 栏目:高一历史
19、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20、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政治保障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的不断扩大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手工工场的日益发展
2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美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2、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初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
23、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失业人数多
2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B. 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
C. 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 消除经济危机
25、对二战后西方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增长
C. 使国家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干预经济生活
D. 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6、下列有关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了泡沫经济 B.仍是经济强国
C.发展速度大为下降 D.经济政策正确
27、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B. 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 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D.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2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 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 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9、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表现在( )
①管得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②缺乏社会主义民主
③群众的创造性受压抑 ④党政不分,政企不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0、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工业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英国、法国和邦联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推行国有化运动 B.进行政治经济政策
C.借助美国的援助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2、下列有关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快了美洲的合作 B.加强了规模经济优势
C.仅仅包括发达国家 D.是一个区域经济组织
33、一些国家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 )
A.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 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一致
34、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B. 基本的原则是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C. 构筑起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
D. 其规定对所有成员国没有法律效力
35、关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和加快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②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又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起限制作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期末试卷tag: 历史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