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57 浏览次数:556次 栏目:高一历史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36题8分,37题7分,共15分。)
36、阅读下表:
经济形态1952年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19.1%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个体经济71.8%7.1%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6.9%0
请回答:
(1) 上表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
(2) 实现这一变化的途径是什么?(3分)
(3) 这一变化有何影响?(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12月上旬,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所谓“欧洲联盟”。
材料二: 美、加、墨三国首脑于1992年12月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消费者,区内生产总值超过6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 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并加入了这个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经济体将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大。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 分析其中原因是什么?(5分)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共15分。)
38、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随着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的市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请回答: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2)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39、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8分)
41、罗斯福总统为克服危机是怎样调整政策的?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7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期末试卷tag: 历史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