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57 浏览次数:206次 栏目:高一历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市场萧条 D。产品过剩
16.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改革 B。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福利措施
C。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17.苏联解体,而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
① 在不发达的国家走社会主义路行不通
②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③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④ 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不属于“新中间阶层”的是( )
A.白领工人 B.技术管理人员
C.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D.富裕资本家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20.以下哪个城市不是1980年开放的经济特区?( )
A、深圳 B、厦门 C、珠海 D、上海
21.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使信息知识更为迅速更为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的方式
C、 现代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D、 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发生变化
22.下列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火力,把企业搞活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D、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23.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B、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局面
C、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4.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实际上就是以 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
A、中国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25.我们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应是:( )
A、 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坚决反对
B、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完全赞同
C、为保护民族企业,坚决反对
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害,要趋利避害,迎接全球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1787年英王任命马戛尔尼率团使华,要求中国扩大通商、优待英国,并允许英国派使臣驻华。乾隆皇帝在致英王的第二道刺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广东贸易者,亦不仅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它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得更宽阔。
--顾盛向美国政府递交的报告书
材料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取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三,清朝中后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与新时期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背景有何相似之处?两种政策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
A. 清中后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2分)闭关自守
B.相似之处有:(2分)马戛尔尼使华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而今天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都是世界科技出现重大发展的时候。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