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57 浏览次数:268次 栏目: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试题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D、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便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2、1921年秋,苏俄某农民在火车站出售一批粮食,根据政策,当地政府的态度应是
A、表彰奖励 B、没收上缴 C、限定场所 D、听之任之
3、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在本质上是
A、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B、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限制商品和货币关系 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4、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业
5、20世纪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到:“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这一现象出现在
A、罗斯福新政后 B、大危机爆发后 C、一战后 D、一战期间
6、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
7、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对于这一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股票分散化这一社会趋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吸收大量资金
③松下幸之助因此失去了对企业的决策权 ④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中间阶层”主要包括
①金融寡头 ②技术管理人员 ③第三产业工人 ④白领工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9、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反映了
A、生产资料的国有化 B、股票分散化
C、“经营者革命” D、分配领域社会化
10、下列苏联领导人按执政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
B、斯大林--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C、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D、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11、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的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模式的束缚
12、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做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改革的是
A、农村 B、城市 C、沿海 D、内地
14、“文革”结束后,首先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是
A、山东省和安徽省 B、安徽省和四川省
C、四川省和山东省 D、安徽省和江苏省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tag: 历史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