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2次 栏目:高二历史
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2)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出的改革主张及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摘自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
(3)材料三中体现了沙皇对农奴的解放,其“解放”的内容包含什么?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8.材料一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牌匾
结合上图回答 (10分)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背景形势有何共同之处?(2分)
(2)两大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两大事件结果迥然不同,试扼要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一中,日本明治政府派使者团出访欧美,这一举措给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积极影响(3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选取了古今中外九大著名改革事件,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各不相同,主要有如下五种表现:第一,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二,改革是思想解放的主要形式;第三,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第四,改革是社会转变的有力杠杆;第五,改革是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请根据以上五个方面,各举一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事例不得重复)。(10分)
30.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BACBC 6.BDABC 11.CADAB 16.BABAC 21.DAABD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50分
26.(1)背景:中国--奴隶制走向崩溃,诸侯列国崛起称雄。希腊--城邦共和制逐步发展,平民与贵族阶级矛盾激烈对抗。(2分)核心内容和结果:中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天下打下基础。希腊--减轻贵族特权,扩大平民公民权;缓和了城邦阶级矛盾,确立了民主与法制。(4分)
(2)中国是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希腊、罗马是奴隶主贵族进行的民主政治改革。(2分)
(3)原因:中国的政治专制制度决定,政治改革家是巩固君权统治的工具,容易成为牺牲品。(2分)。
27.(1)封建教会的反动、专制、腐朽与贪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2分)
(2)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先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4分)
(3)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农奴获得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大量的赎金在一定称度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资金,同时农业的发展可以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一定市场。(4分)
28.(1)共同点: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国门被迫打开,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分)
(2)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原因:所处时代不同;资本发展程度不同;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不同,改革进程不同等。(4分)
(3)影响:摆脱民族危机;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亚洲强国;政治上实现君主立宪。(3分)
29.①富国强兵手段:商鞅变法(或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等),使秦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2分)
②思想解放形式:戊戌变法,(或欧洲宗教改革)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资产阶级思想传播。(2分)
③生产关系调整:王安石变法,为解决“三冗”“两积”而调整封建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2分)
④社会转变杠杆:俄国1861年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等),通过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过渡。(2分)
⑤自强御侮选择:阿里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等),面对民族危机和内外交困而进行,以求达到国家振兴,挽救民族危亡。(2分)
30.(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4分)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6分)
,新课标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考试tag: 历史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