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单元要点复习讲解,
★原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的总趋势及主要原因。
①趋势:由两极格局开始向多极格局的演变。
②主要原因:
a.美苏两霸削弱:1973年底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经济实力相对衰弱。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严重动摇;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加上对外扩张的加强,国家陷入困境。美苏争霸使双方都削弱,特别是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
b.两大阵营瓦解,欧共体、日本的崛起:欧共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60年代~70年代,东欧开始摆脱苏联模式,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c.第三世界崛起: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不结盟运动兴起,77国集团的组成以及联合国中新兴国家力量的增强,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有力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6.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原因、影响和启示。
(1)变化;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国际关系格局取代。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开始形成;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原因: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法西斯德国、意大利成为战胜国,法国和英国受到严重削弱,欧洲的政治中心地位完全丧失。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逐渐增长,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3)影响: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安宁;另一方面,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4)启示: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势的基础上,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分析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及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2)世界两极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的根本动因:
①前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②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
③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
①多极化中的“极”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即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化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②构成多极化中的“极”的载体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此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4)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规律:
①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③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总之,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
(5)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①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
②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谁就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③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④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
★★如何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对世界的影响
“二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
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霸世界而全力以赴地进行的斗争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地加剧着世界的紧张局势。
两极格局解体后,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首先,只要俄罗斯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英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它就必然会为维护其国家利益不时与英国处于矛盾地位。其次,在两极格局下被压抑的地区性军事强国侵略扩张的欲望和民族、宗教矛盾、领土纠纷等问题也会此起彼伏,使世界动荡不安。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都说明了这一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比较起来,新的矛盾和冲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这也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结果,是新旧格局交替过渡时期的产物。争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国经济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0.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因素
①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和平和发展。
②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形成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不断爆发。
③一些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地区性战争。
④国际裁军和军控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向。
从新课标专题角度重新整合历史考试大纲
第一大部分:政治文明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西汉)郡县制于封国制的并存3)(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4)(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和科举制的发展5)(元朝)行省制度6)(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特务统治、八股取士7)(清朝)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严酷的文字狱 (三)古代选官制度 1)(两汉)察举制 2)(隋唐)科举制 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 4)(明朝)八股取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单元要点复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