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303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政权建设: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形成国共政权对峙;  抗日战争时期,放弃苏维埃名称,改为边区政府,采取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土地政策: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团结了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有利于抗战;
军事方面: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抗击国民党反革命围剿;  抗战时期,中共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12. 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是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三次重要会议。试从会议召开的时机、中心内容方面概括相同之处,并予以说明。这三次会议在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异同?并予以说明。
    ⑴.都召开于历史重大转折到来之前。七大在抗战胜利前夕;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前夕;
    ⑵.都正确地分析、预见了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的新情况。七大指出中国将面临两个前途的斗争;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到城市;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将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⑶.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任务。七大提出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八大提出集中力量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
    ⑷.都具有从理论上探索在新的历史阶段指导革命或建设实践的历史作用,但八大的探索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几乎未能发挥。七大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指导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八大的探索难以付诸实践。

13. 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
(2)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成就主要有哪些?
(1)①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②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①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20世纪的最初20年和最后20年,中国在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过程中均出现了重大的进步。
(1)请以史实说明,这两个时期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各有哪些表现?
(2)最后20年中,中国的现代化与最初20年相比,起点和目标有何不同?
(3)最后20年中,工业化进程中,在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原则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政治上必须清除的主要反动势力是什么?
(5)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20世纪最初20年:
  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有较大的发展;
  ③.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20世纪最后20年:
  ①.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一步完善;
  ②.经济方面:中国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思想方面:全党和全国人民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空前解放,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
(2)不同: ①.前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近代化,后者是在中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     ②.前者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者的目标是建设富强的中国;
    (3)变化: ①.管理体制:由强调国家的直接管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强调国家的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所有制:由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
 ③.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和政策共存的体制
(4)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代表的三座大山。
(5)原因: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②中共实事求是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中国正确的外交优化了经济建设的环境;④重视科技教育。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文 章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