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57 浏览次数:678次 栏目:高一历史
商周:国家鼓励商业的发展,使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来社会上出现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机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战国:为了维持农业,商鞅在变法时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农业是本业,工商业为末业)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西汉:长期战乱,经济凋敝,一些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势力
明清: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仍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一致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海禁: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担心海上对敌势力与倭寇勾结实行“海禁”
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政府下令厉行海禁
明清统治者虽曾经开封海禁但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是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潮流。
4.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⑴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机王朝的统治
⑵政府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的集权的加强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1.15世纪后,西欧国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人们渴望黄金、白银→渴望到东方“寻金”→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商业危机)→西欧人希望开辟一条前往东方的新航路→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目的:从海外获得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传播天主教)→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条件
2.葡萄牙、西班牙分别阻止东西两条线路的海上探险→
航海家 时间 航海路线 支持国家 迪亚士 1487 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葡萄牙 哥伦布(意大利) 1492 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西班牙 达·伽马 1497 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最终到达印度 葡萄牙 麦哲伦(葡萄牙) 1519-1522 向西航行,完成环球航行 西班牙 3.新航路的开辟使葡萄牙、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新航路开辟的行列(“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欧洲商人将各大洲的特产运往各地销售→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还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市场造成通货膨胀(价格革命)→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我国远洋航海业从明朝郑和下西洋就开始了,对比欧洲的新航路开辟说明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没能使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⑴我国远洋海业虽早于欧洲近半个世纪,但是它既没有为江南商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有没有开拓市场
⑵不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促进我国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推动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但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荷兰人积极从事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1581年荷兰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7世纪,荷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并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在政府的支持下,荷兰商人成立了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加殖民扩张
2.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地理优势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1588年,西班牙派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从此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17世纪初,英国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参加殖民扩张→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掌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证)→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3次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18世纪与法国展开激烈的争夺,最终法国被打败→不仅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北美的殖民地,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新航路开辟时,葡萄牙、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掠夺→荷兰、英、法等国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的卑劣手段→大量的印第安人被屠杀、奴役或染上疾病而死去→美洲劳动力不足,大量黑人被卖往美洲为奴(黑人贸易)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殖民地不仅带来巨额财富还拓展了海外市场→呢绒的出口剧增→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圈地运动)→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出“珍妮纺纱机”→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发明创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生产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工人对机器进行改进
2.机器日益增多,传统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阻止形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长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整合笔记tag: 历史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