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921次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课。
1.利用图书馆资料,查清一组古典诗歌作品: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维《山居秋暝》
李白《独坐敬亭山》
2.搜集以上几首诗歌作品的赏析文章并作摘记,写出心得体会,制成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卡片。
3.分组制作配乐电脑图画。一组以文中描写为依据,加进自己的想像,制作电脑图画《空中楼阁图》,或描绘晨光,或勾勒夜景,或细绘近景,或摄取远景。二组以搜集的资料为依据加进自己的理解制作《隐居图》。
4.上网查询《我的空中楼阁》的赏析文章
参考书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汉魏晋诗歌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第一小节学生活动
(1)互相交流课前相关材料的搜集成果以及鉴赏心得。
(2)整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情景幽雅、恬适,“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诗人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情思蕴涵其中,表现了厌恶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王维的《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翠竹、清莲、浣女以及渔舟,无不代表着自然的至洁至美,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美。这样的环境可以使作者远离官场,洁身自好。
浓郁的乡土味道、质朴的劳动气息展示着人性的淳厚,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田园风光图。在这里,作者忘记了名利,忘记了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一颗抑郁已久的心终于浸润在快乐里。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十年后所做。长期的漂泊使作者饱尝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世态炎凉,在孤独寂寞中投入敬亭山的怀抱。人世不能给的安慰自然中可以找到,山成了李白孤寂中的知己,漂泊后的家园。
2.第二小节学生活动
(1)一组学生展示电脑图画,配乐朗诵课文相关语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二组学生展示电脑图画,配乐朗诵课下搜集的诗歌作品。(端正对课外理解内容的把握)
3.第三小节学生活动
讨论问题:
(1)《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反映出的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一组古典诗歌中反映出的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理想的生活环境又是什么样的?
作者:自然环境是在山的怀抱里,在树的掩映下,在花的簇拥中,轻灵飘逸富于灵性的小屋;社会环境是独立的、自由的、安静的、远离了世俗尘嚣的、能获得幸福快乐的地方。
古人:自然环境是民间乡野,深山古刹;社会环境是远离世俗官场、能保持自身高洁的操守、可以让心灵获得安宁的地方。
(2)如果把作者看成当代台湾知识分子的代表,请对比与古今知识分子生活态度的异同。
同:对自然美的喜爱,同时有对人生更高的精神追求──对独立、自尊、自由、心灵安宁的向往。
不同:古代知识分子在更多的时候把自然当做疗伤避难之所,隐居中带几分消极意味。而作者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追求自己选择的生活。
(3)作者对古代士大夫阶层精神精髓的继承,对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弘扬,在当代社会有什么进步意义?
进步意义: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真正的需要。同时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又表示着当代知识分子在不与现实妥协的同时对改变社会生活现状作出的努力。
1.我心中的陶渊明
2.我看隐居
3.以《我理想的生活环境》为题,勾画你自己的“空中楼阁”。
以上三个题目任选其一,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二单元 《我的空中楼阁》研究性学习》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第二单元 《我的空中楼阁》研究性学习tag: 研究性学习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