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国当代诗三首》教案,
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对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解读。一种意见认为错误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诗中的女子和“我”两人交臂错过,而错误的形成,只因少女的心扉是紧掩的,或者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诗人遂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在少女眼中,“我”“不是归人”,而“是个过客”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骑马走江南的“我”才是主动者。“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不但知道女子此刻在寂寞中等待,更知道她已等待了一段绵长的日子,因此,“我”极可能就是女子日夜盼望的“归人”。“我”骑马来了,对她而言这蹄声是美丽的。然而,“我”只是过路而已,“打江南走过”,并不停留,她自然会失望伤心。由此可见,“美丽的错误”不是诗中女子的原因,而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捉弄了她的感情。上述两种解释各有道理,将它们相互参照补充,可以丰富和圆满诗作的蕴含。
《错误》这首诗的鉴赏要点:
1.继承古代诗词传统
“闺怨”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也有许多著名的篇章,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从前人所创造的意境里都可找到这首短诗的影子。中国闺怨诗一向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一段缠绵悱侧的情怀。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也都是传统的、中国的,“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甚至以象声词“达达”形容马蹄声,都以独有的东方风味唤起了中国读者心中亲切的联想。作者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形成浓厚的民族风格,是其创作特色之一。
2.鲜活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
这首诗通过鲜活的比喻唤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柔弱的女子,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
作者还运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帏”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二)《致橡树》发表在1979年第4期《诗刊》上,它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在诗中,千百年来那种男欢女爱的程式描写不见了,女性对男性的温顺依附关系也被彻底否定,代之以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新型爱情关系。作者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在诗中,抒情主人公庄严宣布:她决不赞同那种依附性的爱情观。她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依附于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不愿学“痴情的鸟儿”,为点缀他的生活而吟唱“重复单调的歌曲”;她也不认为爱情只是单纯的奉献,像“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随时为他送去“清凉的慰藉”。这些都还是不够的,她所追求的是独立的个性、平等的地位。爱的前提是要把“我”看成“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双方要具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这个前提意味着相爱的双方要有完整的个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意味着同甘共苦、永不分离:“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意味着灵魂上的相互依存:“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摒弃的是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情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自我的价值。虽然全诗的情调温柔委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这也正是令无数青年读者倾倒的原因。
《致橡树》这首诗的鉴赏要点
爱情诗的创作,非常容易流于一般。诗人别开生面,以比喻为主要手段,把人的感情倾注在客观物象
上,使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洋溢出盎然的诗意。那铜枝铁干、傲岸挺拔的橡树和开着红硕花朵的高大
的木棉,本来毫不相干,诗人却把它们巧妙地联系到一起,给予人格化的描写,从各个方面暗示伟大而坚
贞的爱情,无论从外部形象和内在情感上都显得十分贴切。正像舒婷自己说的: “花与蝶的关系是相悦,
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们、阳光、春雨的给予。”诗人敏感地发现了诗美,找到了抒情的喷发口,让形象最大限度地包容了思想和感情,在内容、技巧上对传统爱情诗有所突破和创新。
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勾勒出了想象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有一所房子等,都是拟想的。第二、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和每个亲友通信,从“河”“山”一直到“陌生人”“取名字”等,极富诗意和人情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一种非常清新、温暖的感觉。
海子在诗中真诚地祈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是诗人真诚良知的展现。
附: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劳动 人类将更温和
幸福在自 沟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国当代诗三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