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方法,
对于第七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成员都起来回答了。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很快的望上一眼。”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是他终生难忘。”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不由自主的挺住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找了这么多表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可是没有总结出变化的原因,我就适时的给予引导:“为什么会有表情的变化呢?”另一组一个同学赶快地展起来说道:“这说明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说明纳粹法西斯的罪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对于问题八,一个同学说:“这篇新闻与电视上的新闻不同,好像带有很多的感情在里面。”我给予肯定后,补充说:“本文的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新闻写作框框,把自己和其他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情感.
通过讨论,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也使我们把知识在不知不觉之中交给了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社会责任感在综合发展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想学、乐学,高效率、高质量的掌握住了这一堂课的内容.
教学不能像古代的私塾那样,先生摇头晃脑,学生规规矩矩,先生正襟危坐,学生止气屏息,这样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是毫无生机的课堂,它扼杀了学生的天性,禁锢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自己去找答案,他们才能体味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才能有收获的喜悦,他们才会觉得课堂是有意义的,是生动的。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方法》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上一页 [1] [2]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