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之二十,
五、总结全词。提问:这首词表现了青年时代的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胸怀和远大抱负,全词充满了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的情操和力量。但这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接以说教的形式出现的,读过全词之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用形象的画面代替议论等)讲解:此词上下阕分别通过写景和叙事抒发了作者变革现实、改造社会的宏大志向。上下阕末尾均用设问句式,遥相呼应,有问有答,浑然一体。上下阕合起来,不难看出全词的思路:独自一人来到桔子洲,但心中并不孤单,眼前的秋景呈现出勃勃生机,大自然的物类都争相过着自由的生活,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此时一个问题酝酿成熟了——谁是这天地社会的主宰?我们,这些年青的革命者,回想当年的战斗生活,我们有才干,有决心,一定能完成改造社会的重任,同伴们,投身到战斗激流中去吧!但这个思路是用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诗的特性,我们也要用诗的规律去看待诗。
六、悟旨请注意,作者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生机勃勃,奋发自强,是有深意的。“秋”入诗人的情怀, 多为悲秋,少有昂扬,如: 古人悲秋、伤秋之句: 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欧阳修: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陆游:一年容易又秋风。 唐刘禹锡跳出窠臼,唱出昂扬的秋之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 毛泽东将“寒秋”写得充满强烈的动感、强劲的力度、浓烈的色彩,艺术地描绘了秋色秋韵,揭示了秋力 秋魄。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物我同一。作者咏秋的旨意在于:来自寒秋的这勃勃生机,在于“ 竞”字。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竞”。板书设计:上阕:写景,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设问句:下阕:抒情,战斗岁月,年龄气质,精神状态,战斗行动设问句: 教案《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之二十》,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