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516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4.浅谈“诗的审美教育”。

探究学习:“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读诗,就是要挖掘出诗中的审美意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①再现绘画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诗歌的显著特点。读诗,就要通过想像,读出诗作中极富画面的层次感,极富画面的色彩感,从而获得鲜明的视觉印象,获得美的熏陶。②领会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如读曹操的《观沧海》,就要领会诗人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意境。③品味语言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形象生动,“语言美”是诗歌的特点之一。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饱含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的千古名句,都是诗歌语言的精华,让人百读不厌。④体会韵律美。诗歌,特别是律诗,形式固定,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要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就要不断地吟读,不断地体味。

5.古诗,为何让人百读不厌?

探究学习:古诗,经历过时间的淘洗,其存在的价值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古诗,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读古诗,能“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祝勇语)。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距离的。有了时间距离,古诗所焕发出的生命力,才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

三、选题设计

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

研究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含蓄,虚写和实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用典,象征,衬托,修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等等。

(2)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基本特点:时代性,主体性,不定性。

基本规律:读懂,读通,理解,超越。

基本方法:披文人情,以义逆志,追源溯流,知人论世,想像联想,等等。

(3)通过多种形式对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如:开诗歌朗诵会,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电影小剧本,填诗填词,进行诗歌创作,等等。

(4)通过典型分析和实践,形成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

如:读一思一悟;明白字面意义一找出主体意象一探求深层意蕴;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局部品味语言一捕捉隐含信息一整体把握意境一分辨表现手法一借助注释理解;了解特点流派一掌握读诗方法一整体把握诗意一实现部分突破等等。

参读书目:

(1)戴伟华《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徐中玉《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新璋《唐诗宋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韦志成《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一文由taojiaoan教育网www.quxue6.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艺术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语文教案 推荐